第545章 杂波也不是不能处理(3 / 4)

是到了米格-23的时候了,在那之前,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再一想,高振东就是第一个力主“雷达上天”的人,也许他有了什么办法,才会提出这个建议吧。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盯着高振东,但是防工委领导一句话,就把冷水泼到了所有人的头上,想听?那得分人。

    “振东同志,你和搞雷达的几位同志,到旁边开个分会场,我们这边先讨论别的问题。”

    研讨会开多个分会场不少见,但是临时开个分会场的,就很稀罕了。

    高振东和心痒难耐的雷达相关同志,在会务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另外一间小会议室,看着眼巴巴的几位同志,高振东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

    “我分析过雷达的信号特征,觉得可以用相位检测指示动目标的办法来搞。”

    动目标指示(MTI)和动目标检测(MTD),是典型的地面杂波处理技术。

    后者效果更好,但是技术要求更高,现在拿出来还早了一点。

    而MTI,倒是能用了。

    “由于运动目标的多普勒效应,会导致动目标反射的雷达回波在相位上有所偏移,而地面、山丘、楼房等固定目标的雷达回波则不会有这种相位变化。”

    就这个原理,就把现场几位同志都给搞傻了,那时候,是真不懂啊,就算知道多普勒效应这个100多年前的东西,也不知道该怎么用起来。

    对于多普勒效应,多数解释描述直接看到的是频率的偏移,但是其中包含的,是相位也在偏移。

    “那这个相位的偏移怎么利用?”想不到,根本想不到。

    “用后一个信号,减去前一个信号,静止不变的地物信号会被滤掉,变化的运动目标信号就会得到保留,这就是它的基本原理。虽然有很多缺陷,但是至少基本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地面杂波问题。”

    知道同志们对于这个东西的具体操作还是不清楚,高振东在黑板上画出了延迟线对消滤波器的框图。

    简单说就是,将上一次雷达信号输入一个延迟器,让它在里面延迟一段时间后,与下一次的信号进行相减。

    用延迟器,实际上就起到了存储上一次的雷达回波信号的作用,但是延迟器比波形存储,付出的代价可就小多了,这是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高振东这么一说,搞雷达的同志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这个可以!

    “高总,你这个想法太妙了!”

    “多普勒效应,延迟对消滤波!实在是想不到。”

    虽然自己不是雷达专业的,但信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