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飞天01的新任务(2 / 4)

波处理能力不是它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雷达很满意,布置了20多台。

    不过当我们搞预警机的时候,把它搬上了天,事情就变了,最终我们第一型预警机的下马,最大原因就是这个地面杂波问题。

    黄少校确定了只有П-20在盯着自己,他放下了心,在这个位置如果没有这个雷达盯着,那反而是不正常了。

    只要没有S-75的雷达信号就好,黄少校心想,虽然一直闪着光发着警报声的雷达告警器让他有些心烦,但是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至少表明这些设备都很可靠。

    和基地结束了进入陆地前的最后一次通话,黄少校驾机往前飞去,天色已经开始逐渐在亮了,这是他完成窜扰侦察任务所必须的条件。

    在我们的指挥中心里,已经接到了前沿雷达站和海上电侦船传回的报告。

    “敌机U-2一架,正在XX空域,以方向XXX袭来,高度21000米,速度670公里每小时。”

    指挥所的同志都很气愤,它又来了!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客观条件限制,打不下来也是正常的,战-5和U-2实实在在的数千米高度差不是靠意志就能弥补得了的,但是看着敌人在头上来去自如,还是让指挥员们非常难受。

    “我们的地空导弹在那附近没有?”

    我们地空导弹部队的确在打游击,寻找击落敌人的战机,所以他们的位置,得问问才知道。

    “没有,都离得很远,有一支部队甚至还在转场的路途中。”

    那看来地空导弹是指望不上了,这就是U-2从62年到67年被陆续击落了5架,还是在不停的窜扰侦察的原因,风险小收益大,我们再勇敢作战技能再精湛,但是没有作战主动性,只能靠碰运气击落敌机,那就没法造成实质上的威胁。

    大不了换一条航线嘛,其他地方能拍的东西也很多,总是能交差的,地盘大在这个时候居然成了敌人的有利条件,这真是没地儿说理去。

    U-2已经接近了陆地,高度依然维持在21000米,U-2的实用升限高达24000米,最大升限27000米,但不是任何时候都会都飞这么高。

    它的主要侦察设备是光学相机,这对飞行高度是有要求的,自然算是越低越好,这也是客观条件要求,没法扭转的。

    对于窜扰侦察的U-2来说,从进入陆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侦察任务,他们得尽量保持一个有利于侦察任务的高度,这个高度既要尽量保证安全,又要兼顾最好的拍摄成像质量。

    21000米,这就是敌人得出来的结论,这个高度上,我们的战斗机对他们毫无威胁,虽然会受到地空导弹的打击,但是24000多米的实用升限也是一样,没有意义。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