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下一步搞什么?(3 / 4)

膛?”

    柳教授大才,都会抢答了,我要说的你都说完了。

    高振东点点头:“这种方式,可能弹外形需要一定的改动,比如为了引导定位槽时的可靠性,在定位槽前方要做出阔口引导槽之类,同时要要注意这些槽和膛线槽的阴线位置配合等问题,但是改动不会太大,实现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还有个小问题就是,装弹的同志略微辛苦一点,装弹的时候先得把弹对准了装。

    所有人都觉得这主意不错,要轻便就少带几发弹,像老毛子的RPD一样放在弹链盒里,想火力持续性好,那就上个大弹链箱。

    而且也不怕搞不出成果,有转轮结构做保底,基本上是稳的,转轮结构那个方案,结构过于简单,花不了几个钱,万一这个弹链的搞不出来,有那个在,也能保证有实际成果。

    部队代表和柳教授美滋滋的把高振东的话记下来,看看,多问几句果然是有好处,这下子,课题申报材料的技术部分都完成一半了,还带方案比选的。

    其实高振东原本是不太想说这么多的,让研究人员自己想办法是最好的,这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存在重大技术门槛,他说的这些,这帮搞枪械的回过头,自己多琢磨琢磨都能想得起来。

    不过问都问起来了,不说几句又不行,否则对高振东本人的影响还是有些大。

    这一个下午,高振东本来是半天的课,活生生给搞成了一天,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值得的,步兵手上的大炮,还是很重要的。

    差不多同时,海河口1761所,俞允成看着实验人员拿过来的试验数据,果断决定。

    “嗯,这回差不多了,走,去京城!”

    ——

    高振东办公室,高振东翻看着他带来的试验数据,俞允成一边喝茶一边给他解释。

    “高总工,现在看来,你说的工艺时间优化还是很有可能的,从加密抽样结果来看,在退火开始的头48小时,晶体结构的变化是最剧烈的,再往后,就开始逐渐平缓了,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完成原定的45天退火时间,从你给出的对晶体结构的要求来看,我的建议是10天就可以了。”

    高振东点点头:“嗯,是的,不严格的说,3~5天都可以,但是从稳妥的角度来看,你提的这个10天的建议是比较好的,好饭不怕晚嘛。”

    俞允成笑了:“总算是不负你所望,这个东西是搞出来了,我算过,总体的晶体利用率非常高,结构上良品率也很好,就是这晶体实在小了点儿。”

    高振东笑道:“你别看小,用处可大了。这样,你这次有没有带合格的成品晶体过来?”

    说到这个,俞允成可就不困了:“除了留下必要的试验样品之外,凡是合格的,我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