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样品给我一把我审审(2 / 4)

    郑良枢门儿清,什么样品给你留一个,你就是手痒了,哈哈大笑。

    两人笑说了几句,高振东道:“老郑啊,这个钢,兼具硬度和韧性,耐候性也不错,你可以找农口、机械这些,推荐推荐嘛。”

    比如,用来做锄头?犁头?简直不要太好用啊。

    别说土,种地呢,正经点儿。

    别说贵,这类钢从材料和工艺上来分类的话,就是普通货,就没有贵的,前提是产量别太小。

    被高振东这一步大跨给搞得有点儿懵了,我艹,可以啊老高,思路可够灵活的。

    政工出身的郑良枢,对于高振东这话的意思,可是太明白了。

    如果说在军工口是保家卫国的话,那高振东刚才这个建议,那可就是服务群众、促进生产、增产增收了,这意义,又更上一层楼啊。

    “可以可以,老高,这工作思路不错,我这就办,哈哈。”他满口答应,这又不是虚假浮夸,手上是真有好货,那怕啥。

    这也是高振东的目的,这种钢材是肯定有其他用处的,但是到底有什么用,高振东没研究过,也没那闲心去研究,向老郑提一嘴,让他去操持这个事情,岂不美哉。

    这个事情上,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啊。

    两人扯了一会儿,挂了电话,郑良枢临挂电话还笑道:“我要去搞第二种了,哈哈哈。”笑声极富感染力,有了第一种的成功,他对后两种的信心简直爆棚,感觉简直就是跟捡的一样。

    ——

    京城工大,一名学生拿着一份测试记录,兴奋的去找他的老师。

    “柳教授,新枪刺的测试结果出来了!非常好!”

    柳教授,也就是以前负责和高振东沟通的柳工,接过测试记录,把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仔细的看了起来。

    有比较明确的说法是,国内早期的刺刀,最终都演变为类似53式四棱刺类似的结构,只是有三棱和四棱的区别而已,其最大原因是冶金问题,一旦做长了,刚性不足,容易弯的毛病就出来了。

    这里说的容易弯,是指弯了之后不复原,受力都会弯,可是弯了之后不复原就不行了。

    对于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得而知,不过放弃刃口,做成功能单一只能刺杀,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反正这次高振东把钢材问题解决了就行,要设计成什么样,就看设计人员的了。

    而且有个侧面例证是,以56半为例,其常见的枪刺是有两种的,有一种是棱刺,另一种是匕首状刺刀,虽然都是折叠的,可是匕首状刺刀的长度要比棱刺要短不少。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