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逐渐清晰的新坦克(4k)(3 / 5)

p; 最少也要等到激光制导成熟了才行,高振东把这半句话给吞回去了。

    大家仔细想了想高振东这话,觉得有道理,现在的确是不适合搞炮射导弹。

    虽然知道暂时还不行,但是罗总还是把“炮射导弹”这个东西纳入了下一代坦克的未来规划,并注明“伺机而动”,这是亮点,哪怕暂时搞不了,亮点也是要留住的。

    何总则一脸的遗憾,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似的。

    这个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至于高射机枪、并列机枪这些常规的东西,都没什么好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草原拖拉机厂的人自己讨论后,取消了航向机枪,原因很简单,影响防护,用处还不大。

    特别是已经在规划步兵战车随坦克突击之后,这个东西就更是没什么用了。

    硬火力之后,就是观瞄方面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日后“战场态势感知”这种时髦说法。

    毫无疑问高振东很久前提出的不随炮动,独立的潜望镜式观瞄是不会改的,这东西好处太多了。

    至于激光测距仪,高振东没提,这个时候,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还没造出来呢。

    在他看来,现在能实现的各种测距手段中,对坦克来说,除了激光测距,其他都不行,激光测距仪恰好是日后二代坦克相关子项研制过程中,没出啥问题的装备之一,虽然出来得略晚,但是是跟上国际步伐的,自己就不多嘴了。

    由此可见,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的话,我们可不比别人差。哪怕是在科研实力最落后的那段时间,激光技术,也是我们比较拿得出手的一项。

    但是观瞄可不止这一点,双稳不用多说,一定会上的,至于用哪一种,待何总那儿的双稳初步方案出来了再定。

    但是夜战用什么,是有分歧的。

    是上红外大灯,还是微光夜视仪,一开始没有达成统一。

    红外大灯缺点很明显,效果差,目标明显,优点嘛,也很明显,那就是技术简单,基本完全掌握,没有技术风险。

    实际上据高振东所知,后来的二代坦克,用的还是这玩意。

    而微光夜视仪嘛,效果好,缺点也有,但是比起红外大灯来说,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但是有一个缺点没有办法,高情商来说是技术不成熟,低情商来说是搞不懂。

    高振东手上有线扫红外热像仪,但是现在他没法提出来,他还暂时确定不了这东西实用化的进程,总不能靠他在系统里重复提取吧,那可就真是要出问题了。

    最终,大家商量之下,确定微光夜视仪作为规划目标,红外大灯做备份,没办法,条件有限。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