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波峰焊槽、强冷器在内,基本上就是一条完整的波峰焊生产线了。
高振东画的是单波波峰焊,双波波峰焊是有SMT(贴片)元件或者器件密度大的情况下才使用,这个时候的元器件都大个大个的,器件密度低,用单波更合适,简单、成本低、难度小。
虽然没有实物设计,可是这条线是经过验证成熟可用的。
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用到自动控制的地方,比如风冷时间、助焊剂涂敷控制等,可以通过定时器和各种开关来解决问题,尤其像这种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系统。
而剩下的,比如预热温度、锡槽温度等,可以用热电偶解决,虽然不如日后的红外温度控制那么好,但是也能用了。
高振东甚至连泵的类型和造波结构都给选好了。
池总工也是懂行的,看一看,高振东再解释解释,很多地方就明白了,觉得搞出来的把握很大,非常高兴,拿着图就跑,他要去找个兄弟单位,把这个东西搞起来。
高振东突然想起了个事情,请池总工等一下:“池总,那个啥,晶体管计算机的材料你们都刻印出来了,我那原版呢?”
池总工一脑子“啊,不好,被他想起来了”的感觉:“振东,虽然都复制完了,可是这个已经算是重要史料了,是不是考虑让我们所收藏一下?嘿嘿。”
高振东一愣:“啊?池总,不至于到这个高度吧?”
池总工脸色一正:“至于,至于,振东,我们保证精心收藏,让后来的人,能看到你在计算机这条路上付出的每一分努力。”
说完,用期盼的眼神望着高振东。
高振东一想,国产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都给了,配套资料的确也是留在这里比较好,更有意义一些,干脆就答应了下来,反正自己还有一套系统提供的原版。
数十年后,国产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国产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包括他们的设计资料,都被运算所精心收藏在运算所进门大厅内,让进出运算所的人,能一眼看到这两台开创了国产计算机先河的先行者。
有趣的是,在铭牌上,电子管计算机的设计者一栏,填写的是某某单位,某某单位,某某单位。而晶体管计算机这边,就只有简简单单三个字:高振东。
——
工作到下班,高振东骑着车就往娄晓娥家里奔。
娄母看到高振东来,乐得合不拢嘴:“振东,你可来了,你这孩子,怎么都不经常过来看看我们。”
高振东不好意思的道歉:“伯母,实在对不住,最近工作比较忙,后面我多来看看您。”
娄母倒也不生气,高振东给她挣的面子可太大了,在旧圈子里,提起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