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高振东是特务!!(2 / 3)

sp; 高振东之所以知道这个东西,是因为作为资深军迷的他,前世在中二期的时候,为了和人在网上对线啥的,曾经买过一些军工专业书籍。

    不过后来他在自动化这个大海里游泳差点上不了岸,那些中二的做法和想法,也就渐行渐远渐无书。

    这其中,就有一本是公开出版的,讲火箭发动机设计的,神奇吧,在高振东前世,这些只涉及过时、基础的理论和技术的书都已经公开出版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过时,放到这个时候可就不过时了。

    高振东仔细看过这本书,他现在这个脑袋,记忆力很好,就是得回想一下才能想起来。

    如果没人提醒引导,他是想不起来的,有点儿多。

    林连伟老老实实把高振东每句话都记下,带着一脑门子官司回了单位,不懂归不懂,但是他还是觉得收获很大。

    回到设计院,林连伟拿出这次的收获,和发动机负责人、型号总师沟通。

    两人一看,嘿,高振东的想法还挺多,不愧是和材料打交道的人。

    “钼和钨不合适,重量大,价格高。”

    “钨银、钨铜合金我们倒是没考虑到,不过还真是一条路子,不过价格也贵。”

    “应该是钨做骨架,银或者铜做发汗材料进一步带走热量的路子。”

    “金属陶瓷可以考虑,就是烧制和附着也是问题。”

    “多晶石墨?渗硅或者渗铜?这个看起来可以,价格应该也便宜,我们也曾经考虑过,但是没有这么明确。”

    “嗯,对对对,一次性的,烧完就算了,只要烧蚀率稳定,那烧蚀带来的压力变化问题就是可控的。”

    “我有同学在东北碳研所,我可以问问他们,有没有合适的材料。”

    “你问问,噫?这个热解石墨是个什么东西?没听说过。气相沉积法?”

    “我都问问我同学,他可能知道。”

    两人说到这里,看着林连伟笔记本上最后一行字发愣,对视一眼,总师问林连伟:“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告诉他我们这是什么东西了?”

    林连伟摇摇头:“没有,应该就是对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工况,他有更多的想法。”

    总师笑道:“也许他猜到了,但是不好说。毕竟你在我们导研院工作又不是秘密,每次去找他,问的事情都很明确,以他的能力,猜出来不奇怪。”

    林连伟点头:“嗯,应该是,这一次他都没等我说第二遍,就开始回答我的问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