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千年一遇(1 / 3)

倒斗 平川 2043 字 12天前

    我当时看到了什么?

    一件早在我刚入行时,就曾听闻过的稀世珍宝。

    望着那片耀眼的金色,我恍惚间,只觉得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那是在承德,在妈妈山下,头道河村村口,当时,我们那个野路子小团伙看过了王子坟,还沉浸在发现“大墓”的激动当中,而后长海叔问起价格,卖点人徐老二却忽然变卦,说要分成。

    也就是在那次对话中,他提及了我此刻看到的物件——辽代黄金面具。

    不是行里人大概理解不了我的震惊。

    这么说吧,这是比金缕玉衣还要牛逼的东西!

    截止到今天为止,完整、残缺的全算上,国内已知的金缕玉衣已经出过十几套(实际上根本不止这个数),但辽代黄金面具,即便把金箔的都算上,也才仅仅四件。

    而且这四件当中,内蒙科左后旗那件银底金箔面具,是三年才后出土的,辽宁康平那件纯金面具,则是2017年出土的,所以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国内已知的辽代黄金面具,就只有1986年,奈曼旗陈国公主墓中所出的那两件,安放在内蒙博物院中。

    不过有传言说,去年在通辽库伦也出了一件纯金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总之物以稀为贵,因其突出的稀缺性,打从86年开始,黄金面具就有着“千年一遇”的美名,属货真价实的国宝级文物。

    相比于妈妈山下那天,我已不再是屁事儿不懂的懵懂少年,因此,当时我完全是吃惊极了。

    万万不曾想到,在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黑拍上,我居然有幸见识到此等物件!

    东北有句话,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所以一看见黄金面具,我眼前这尊足有二百多个铭文的西周铜鼎,瞬间就不香了。

    看预展的人很多,好一番摩肩接踵,我才终于来到近前。

    没有错,是!

    是那东西!

    我不自觉屏住呼吸,摘掉墨镜仔细看着。

    面具选用了整张高纯度金片,以捶揲加半浮雕的工艺制作而成,大小与人脸相仿,五官绘刻的活灵活现,就连睫毛与胡须都清晰的体现了出来。

    以前就听过,说部分辽代工匠制作面具时,会参照墓主人生前的样貌。

    这话一点不假,通过我眼前的这张面具,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墓主人是个男性,方形脸、高鼻梁、宽额头,颧骨略高但不突出,眉眼细长且微微上翘,属于十分典型的契丹人特征。

    而除了样貌细致入微,面具边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