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意外的发现(2 / 3)

倒斗 平川 2163 字 13天前

;忽然,林文俊挥手大喊:“兄弟兄弟,快过来,我们挖到东西了!”

    这吊毛运气属实不错,他不会打竖井,是和那个保镖直接刨的大坑,刚三米多深就碰见了骨头,有人骨也有马骨,而后他从一堆骨头中翻出来不少玩意儿。

    例如花钿、铜镜、香料盒、弓饰、十几个水滴形枸杞大小的宝石佩饰,还有个满是黑锈的银质器物以及一个的鎏金铜壶。

    林文俊是懂古董的,知道这些小件不值钱,直接指着那个铜壶问我这东西怎么样。

    铜壶造型很别致,敞口,高腰,鼓腹,底部呈喇叭形,单侧有把手。

    我扫了一眼,摇头说不怎么样,普通铜壶,装水洗手用的,有盖子值钱,没盖不值钱。

    完后我俯下身,提留起那个银质物件道:“这个,这个还有点意思。”

    说着,我将那个东西摆正让他看。

    换了个角度,林文俊瞬间认出来是鞍骨,也就是马鞍的骨架。

    我解释道:“如果是完整的,表面会覆盖皮革,这些宝石佩饰大概率也是系在上头的,这东西属于货真价值的贵族用品,而且回纥的银马鞍至今没有实物,所以值不值钱的先放一边,清理清理修复一下,收藏价值绝对不会差。”

    听我这么说,他赶忙接过去仔细欣赏。

    我则蹲到那堆小件旁边,将那枚铜镜抽出来观察。

    很普通的素面铜镜,而且有残,并不值什么钱,但我依旧看的仔细。

    因为我根本不是在看铜镜,我看的是铜壶!

    牛啊!

    当时我心里大呼:周伶诚不欺我,新人确实手气壮!

    严格来讲,这件东西不能叫壶,而是叫瓶,此类器具大多统称为“唐瓶”,是唐朝专为赏赐北方胡人设计的,因此又称作“胡瓶”,至于用途一说是酒器,一说是汲水器。

    这玩意我以前只在书里见过,《通鉴释文辩误》中曾提到:唐太宗赐李大亮胡瓶,此类胡瓶器型为侈口、细颈、溜肩、鼓腹,喇叭形高足,口沿与肩安柄。

    此外,相传回纥助大唐评定安史之乱后,唐朝也曾赏赐给每个回纥兵一只金质“唐瓶”,如今看来,应该就是这东西,只不过不是纯金的,是鎏金的。

    这就比较现实。

    唐朝虽然有钱,但每人一件金器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无论现实不现实,东西一旦有了故事,它的价格就会翻出数倍,多了不敢说,如果拿到邱志全面前,我开价三十,他指定连喯儿都不带打的。

    “哎对了!”

    正想着,林文俊忽然道:“刚刚你们两个是不是喊来着?我没听错吧?喊什么呢?”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