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遣唐使(2 / 3)

倒斗 平川 2058 字 12天前

bsp;   不过安史之乱后,好些实力较强的藩镇节度使也有使用哀册的情况,再加上这是在在茫茫大戈壁上,越制也就不稀奇了。

    至于遣册,这个就正常了,属于陪葬品清单,甚至有的遣册,直接就会标注成“xxx陪葬品清单”。

    “把头,那这人是?”

    把头将银片合上,指着封面上一竖文字道:“难怪精通风水,这人做过遣唐使。”

    “遣唐使?!”

    我有些吃惊。

    但略微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周边小国都很羡慕,都想进步,于是就会派遣人员长期留在唐朝,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这种人统一被称为遣唐使。

    怪不得能搞这么多高古玉,这人绝逼是在做遣唐使的时候就开始搞盗墓了。

    我估计他当时的学习重点,肯定是墓葬文化。

    一边干一边学,干中学!

    “把头,你们来看!”

    我正打算看看这人具体叫啥的时候,只看清一个“李”字,却听南瓜忽然大喊。

    把头我俩纷纷朝他望去,就见他从壁龛里,掏出一个一米多长的长条木盒。

    难道是……?

    我赶忙跑了过去。

    接过来一看,发现很重,得有二十多斤的样子,而且木盒表面还涂着一层厚厚的黑漆,被封死了。

    除了这个,壁龛里还有一个偏小一点的,大概六十公分左右。

    我瞬间激动起来。

    “把头,这会不是唐横刀或者唐剑啊?”

    把头健步而来,接过木盒掂了掂,便点点头说八九不离十。

    我立即大吞口水!

    卧槽!

    看着密封垫严严实实的黑色漆盒,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预感,如果里头是唐代刀剑,那一定还像千年前一样,寒芒凌冽,光亮如新!

    “把头,咱打开看看吧?”

    “不急!”

    把头摆摆手说:“目前不知道盒子里的东西具体保存的怎么样,贸然打开,有可能会直接变质!”

    把头当时用词不是很准确。

    他所说的变质其实是氧化,就好比兵马俑,当年刚挖出来的时候,都是有彩绘的,但时间不长,就纷纷脱落了。

    包括定陵也是一样,很多文物都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