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网络时代和《上帝之杖》上映衝击波(3 / 4)

航天中心研发基地,去查看那些来自月球的珍贵初矿样本的各项物理化学指標。

刚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换下外套,书房的保密电话又响了。

是大孙女肖铭萌打来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和撒娇的意味:“爷爷!爷爷!您最最最亲爱的孙女来报喜啦!

我的第二部电影,也是第一部真人科幻大片——《上帝之杖》,这周末全球同步上映!您老人家可一定要去电影院捧场,贡献票房啊!首映礼您没空,首周末场次您必须安排上!”

肖镇拿著话筒,脸上露出了慈祥又带著点顽皮的笑容:“哈哈哈,小萌导亲自下旨了,爷爷哪敢不从放心,一定去!包场请客都行!”

他当然记得,这个“钨棒从天而降”的科幻点子,最初还是他当故事讲给铭萌听的。

放下电话,肖镇的笑意更深了。

他比谁都清楚,这“上帝之杖”在现实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样子货”。

除了能凭藉动能砸出一个深坑,製造点地震波,实际的战略威慑力和性价比远不如更成熟的手段。

他以前的学生、现在某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任我行,早在几年前就兴致勃勃地向他提交过搞这个实验的申请。

肖镇当时就以“性价比太低、实战意义存疑”为由否决了。

直到前年肖镇岗位调动后,任我行才终於找到机会,说服了另一位负责人葛喻,获得了实验许可。

肖镇后来知道了,想著费也不算特別离谱,学生有探索精神,也就点头默许了——权当是钱买个教训。

实验在天山无人区进行。结果报告送到肖镇案头时,他仿佛能看到任我行那张写满了“鬱闷”的脸。

效果果然如他所料:动静很大,效果感人(仅限於对实验场地的破坏)。

肖镇一个电话就把任我行召到了京城办公室,让他享受了整整一个小时的“吹风机待遇”——从基本原理、能量转换效率、成本核算到实战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科学批判与思想教育”。

周末,肖镇果然兑现诺言,大手笔地请了整个研究基地的同事集体去电影院,包场观看大孙女肖铭萌导演的《上帝之杖》。

电影的特效极其震撼,將“天基动能武器”的毁灭性威力渲染得淋漓尽致,看得观眾们惊呼连连。

观影结束回到基地会议室,肖镇脸上掛著促狭的笑容,直接接通了视频会议系统,把远在千里之外的任我行那张略显尷尬的脸投到了大屏幕上。

“来来来,同志们,电影都看完了,感觉怎么样特效是不是很炸裂”

肖镇环视会场,然后目光锁定大屏幕,“任大专家,趁热打铁,你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咱们天山那次真实的『上帝之杖』实验,效果如何啊跟电影里比,是更震撼呢,还是……嗯”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心领神会的低笑声。

任我行在屏幕那头挠了挠头,苦笑著说:“老师……您就別拿我开涮了。电影……电影拍得確实精彩!

咱们的实验……咳,效果很『扎实』,就是动静和『性价比』……跟艺术加工確实没法比。深刻理解了您当初的教诲!”

他老老实实地开始做“冤大头实录”的技术復盘报告。

看著任我行那副“痛定思痛”的样子,肖镇满意地点点头。

他心里甚至有点小小的恶趣味般的期待:希望这部电影上映后,真能忽悠到某些国家,去劳民伤財地搞这种“从天而降的掌法”!

当晚,“十亿少女的梦”的微博更新了,只有一句话,配图是《上帝之杖》的电影海报:

“刚看完《上帝之杖》,特效满分!友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