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对未来共同的期许在小小的餐厅里流淌。
2000年1月12日,白市驛军用机场 ap; 601所附属会议中心
几日后,肖镇的公务机降落在雾气瀰漫的白市驛军用机场。寒风凛冽,却吹不散此地特有的紧张与活力气息。前来迎接的阵容规格极高,除了601所(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核心领导层,还有军方代表、航空工业集团的负责人,以及几位白髮苍苍却精神矍鑠的老院士。
为首的是一位与肖镇年龄相仿、气质精干的中年人,他是现任601所总师,也是肖镇当年的老部下兼学生——刘建明。
刘建明 :“老首长!可把您盼来了!您这一回归,我们心里这定海神针就算落下了!”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严阵以待的专家们,压低声音笑道,“您看,大傢伙儿听说您要来主持这个会,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
肖镇 :“建明,还有各位老战友、新同志,辛苦大家了!什么定海神针,我就是个回来『摇烧杯』的老兵!不过这次,咱们要摇的『烧杯』,可是要飞上九天,甚至飞出大气层的!” 他幽默的话语引来一阵轻鬆的笑声,瞬间拉近了距离,也点明了会议主题的宏大。
步入戒备森严的会议中心,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中央,摆放著两台精密的大型飞机模型:一台造型极具未来感,线条凌厉,显然是下一代战机的概念模型;另一台则是线条优雅流畅的大型宽体客机模型。
会议开始,气氛立刻变得严肃而热烈。巨大的投影屏上展示著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图谱、材料性能参数和发动机推力曲线。
年轻气动的工程师 :“肖顾问,各位领导、专家,关於六代机的超机动性指標,我们最新的风洞试验显示,在xx工况下,採用『xx』构型,配合变循环引擎的矢量喷口,理论上可以实现近乎瞬时的姿態调整,但这对飞控系统的实时响应和智能决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位白髮苍苍的材料学老院士 :“小张说的飞控是核心,但基础在材料!没有能承受极端热载荷和复杂应力的新型复合材料、智能蒙皮,再好的设计也是空中楼阁。我们团队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和xx合金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离大规模工程化应用,还有硬骨头要啃。经费和试製周期是拦路虎。”
民航总局的代表 :“肖老,刘总师,民用大飞机这块,市场不等人啊!波音777、空客a340已经占据了主流洲际航线。我们的c919(此处可用代號,如『鹏程』项目)还在襁褓中,这宽体机(可用代號,如『鯤鹏』项目)更是要直面巨头竞爭。安全性、经济性、舒適性、特別是適航取证,每一条都是生死线!我们必须確保在满足最严苛安全標准的前提下,把单座运营成本压下去,还要有足够的航程和业载!”
刘建明 :“问题很多,挑战巨大。但机遇也前所未有。六代机代表著未来几十年的制空权,民用大飞机则关乎国家產业升级和战略运输命脉。肖顾问,您看,这技术路线如何统筹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特別是这两大项目在某些核心共性技术(如先进航电、大推力发动机验证平台)上如何协同发力”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肖镇身上。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那两台模型前,手指轻轻拂过未来战机的机翼,又停留在宽体客机光滑的机身上。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肖镇 :
“同志们,我们面前的,是两座必须翻越的『珠穆朗玛峰』!”
“六代机,国之重器!它的目標,是让对手的天空对我们单向透明!隱身、超巡、超机动、战场感知、网络中心战……这些指標不是口號,是必须达到的硬槓槓!材料、动力、飞控、智能系统……所有卡脖子的地方,集中力量,协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