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热火朝天的办公室,老刘书记投来关切询问的目光。
肖承功摆摆手,甚至露出一丝轻鬆的笑意:“书记,没事了。几个想『抄近道』的,按规矩请走了。
我们继续专家刚说到安全培训要前置到设备安装阶段”他无缝衔接,仿佛只是出去倒了杯水。
老刘书记看著他这副举重若轻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这小子,真是得了其父真传!看著温文尔雅,骨子里却是一块淬火的精钢,原则底线寸步不让。
有他在前面挡著这些歪风邪气,万盛这片热土才能真正沐浴阳光。
肖承功的心思早已飞回亟待推进的工作上。
赵立明带来的插曲,如同投入大海的小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能在他紧凑的工作日程中留下。他严格按照原定计划推进:
上午: 高效主持与京城理工专家组的会议,敲定水泥厂首批核心岗位工人选拔標准和培训方案细节。
下午:顶著秋阳,亲自带队深入石林外围工业区工地。现场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他仔细查看復兴基建的场地平整进度,协调解决水电管网接入的关键节点问题,与施工方负责人就地討论优化方案。
傍晚:准时出现在招商局会议室,听取关於渝南农產品集散中心意向商户摸底的详细匯报。
他敏锐地指出几个重点方向,指示招商团队“下沉到周边区县的田间地头,精准对接特色农產品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至於赵立明等人肖承功在对方离开后,便立即指示区纪委办公室:“整理一份今日不请自来的访客名单及声称背景,附上会谈简要记录,按程序密封报送省纪委相关处室。”
这是他父亲肖镇早年的教诲:面对可能的干扰和腐败风险,证据要扎实,报告要及时,处理要相信组织程序和党纪国法的力量。
肖家的根基,是建立在依法行事、守护规则之上的。
很快,省城那边便有风声悄然传来:赵立明回城后,据说被其父严厉训斥,甚至被限制了行动。
其他几位跟风者更是噤若寒蝉。万盛这块“大蛋糕”,在省城某些圈子里,迅速变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雷区”——那位年轻的肖区长,行事之硬、原则之强、背景之深(有心人只需稍加打探其直系亲属的公开身份,便足以倒吸一口凉气),且一切行为皆在规则框架之內,堂堂正正,无懈可击。硬碰的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
夜幕低垂,肖承功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
他伏案审阅著黑山谷景区概念规划的第一稿,神情专注。窗外,万盛的夜空似乎被建设工地的灯火映照得格外澄澈。
老刘书记推门而入,递过一杯温热的清茶:“承功,白天的事,处理得漂亮。快刀斩乱麻,半点没耽误正事。”
肖承功接过茶杯,暖意从掌心蔓延,他微微一笑:“书记过誉了,本就是职责所在。万盛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容不得半点歪风邪气。
我们要打造的,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热土,不是某些人眼里可以隨意瓜分的盘中肥肉。”
“说得好!”老刘书记用力一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激赏,“希望热土!这个词,提气!走,跟我去石林工地看看听说今晚要浇筑第一个关键设备基座,这可是个里程碑!”
“好!”肖承功毫不犹豫地起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
两人並肩走出办公楼。深秋的夜风带著凉意,却吹得人精神一振。
远处石林工地上,探照灯如利剑般刺破夜幕,將工地照得亮如白昼。
打桩机沉闷有力的夯击声、搅拌车持续的轰鸣声、工人指挥作业的哨声交织在一起,在这寂静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