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著鲜红大印、编號为“国发[年份]xx號”的《全国国有破產、企业混改、bo管理层、民营及其他机构收购管理办法》紧急下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並抄送所有相关部委、大型央企。
这份文件措辞严谨,条理清晰,却字字千钧,充满了肃杀之气。文件核心直指要害:
强化资產评估监管:引入第三方独立覆核机制,严惩恶意低估、串通舞弊。
穿透审查收购主体:无论bo、民营还是外资收购,必须穿透至最终受益人,严查关联交易、代持行为。
建立终身追责与倒查机制:对已完成改制的项目,启动“回头看”,重点倒查评估程序、交易价格、资金来源、后续资產处置等关键环节,无论过去多久,发现问题一查到底。
严控管理层收购:对bo设置更高门槛,严格审查管理层资金来源、收购程序合规性及后续经营计划。
外资收购特殊审查:对涉及关键领域、核心资產或疑似“代理”性质的外资收购,启动国家安全与国资安全双重审查。
联动出入境管理:明確规定,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企业负责人、管理层或关键利益方及其直系亲属存在违规取得外国国籍或长期居留权的情况,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將依法依规註销其国內户籍,並纳入边控名单。
这份沉甸甸的文件,被业內称为“史上最严国资防火墙”。
其核心条款,几乎完全吸纳了肖镇那份卷宗中所揭示的问题和提出的针对性建议。
文件的下达,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重磅炸弹,在无数试图或已经“浑水摸鱼”者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政策甫一落地,庞大的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1. 第一轮:异地审查与“回头看”:
由审计署、財政部、国资委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数十个异地交叉审查组。
这些组员来自天南海北,彼此陌生,最大程度避免了人情干扰和地方保护。他们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带著“回头看”的尚方宝剑,直插那些改制“重灾区”和举报线索集中的地区。
审查组进驻后,首要任务就是“翻旧帐”。尘封多年的改制档案被重新调出,厚厚的评估报告被逐页核对,当年的交易合同被反覆审视,银行流水被逐笔追踪……
目標明確:查清有无低估贱卖、有无空壳运作、有无假破產真逃债、有无外资代理暗度陈仓!
怀柔水库边肖镇提到的那些典型手法,成了审查组手中的“照妖镜”。
同时,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数据埠被接入审查系统。
审查组在查阅企业高管及其亲属信息时,一个关键动作就是同步核查其出入境记录及国籍状態。
电脑屏幕上,一个个“绿卡持有者”或“外籍人士”的名字被標红、锁定,相关信息迅速匯总上报。
2. 第二轮:中枢巡视组隨机深查:
当第一轮异地审查如火如荼进行时,来自中枢、代表最高权威的巡视组悄然出发。
他们不打招呼、不听匯报、不定路线,手持一份隨机抽取的企业名单,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隨时可能悬停在任何一个省市、任何一家企业的头顶。
这些巡视组规格更高,经验更丰富,目光更毒辣。
他们不仅关注“回头看”发现的问题,更著重於深挖问题背后的腐败链条和监管失职。
他们直接下沉到车间、仓库,与老工人、老会计、被“优化”掉的中层干部进行封闭式谈话,寻找被刻意掩盖的蛛丝马跡。
他们查的不只是帐本上的数字,更是人心里的鬼。
公安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