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很重,但我相信,你们挑得起!”
肖镇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位研究员的心上。
资深研究员们目光灼灼,年轻的研究员们更是握紧了拳头,脸上充满了使命感。
在这群研究员里肖镇还看到了95號四合院的邻居贾谊这傢伙。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具体的工艺难题,討论得深入而务实。
肖镇渊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和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刻理解,给在场的科研人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会议结束时,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南粤之行:科技与金融的双线交响
时间飞逝,层林尽染的深秋被初冬的寒意取代。
1984年12月3日,一架喷涂著科工委標誌的中型公务机从长安机场腾空而起,向南飞去。
机舱內,肖镇靠在舒適的座椅上,闭目养神。
他的思绪,却如同舷窗外的云海,翻腾不息。
此次南下,任务繁重而关键,是科技前沿阵地与金融无形战场的一次双线作战。
一方面,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是位於特区宝安的华南理工大学科工委直属高新技术国家重点半导体实验基地。
这个时空的华夏,在肖镇这只“蝴蝶”二三十多年持续不懈的扇动下,半导体、电子產业和晶片製造业,已然悄然崛起,站在了全球技术金字塔的顶端。
他要去那里,亲自坐镇指导,並履行他作为顶尖学府教授和两院院士的职责——带学生,讲学,为这个关乎未来国运的產业,再添一把火。
另一方面,东京金融市场的“收割行动”已进入最紧张、最关键的收官布局阶段。
虽然人不在东京,但作为整个庞大计划的幕后总设计师和最高指挥官,他必须时刻保持对万里之外资本市场的敏锐感知和绝对掌控。
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兴业资本总部发来的加密电传和卫星电话简报,都会跨越山海,送到他的案头。
他需要在宝安基地那间配备了最高级別保密通讯设备的办公室里,审阅报告,分析数据,发出指令,確保这场精心策划了数年、关乎国家未来巨额发展资金的金融战役,能够完美收官,全身而退。
飞机穿过云层,下方的海零丁洋海面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著粼粼波光。
肖镇睁开眼,望向窗外辽阔的天地。
秋意已浓,而他肩上的担子,以及前方等待他去开拓、去守护的科技与金融的疆域,同样深广无垠。粤州之行,註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