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用脚丈量祖国山河2(2 / 3)

元件,声音就会断断续续,听不清。”

在讲解通讯基础中的信號传输时,肖镇用绳子和铃鐺模擬信號传递过程。

他让学员们排成一排,第一个学员拉动绳子,铃鐺响起,下一个学员接著拉动,依次传递。

“这就是信號传输的简单原理,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让这个过程更快速、更准確。”学员们在实践中,逐渐理解了复杂的理论知识。

15天的学习后,肖镇进行了一次小测试。看著学员们交出的答卷,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將其运用到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中。

当肖镇的徒步路线和项目计划书通过电报传到“电报bbs”眾人手中时,大家看著那需要一大片钢架玻璃厂,以及调集全国优秀无线电工人2000人的要求,皆是一头雾水。

但他们也逐渐明白,肖镇这只“大熊猫”,是真的铁了心要在通讯和半导体產业上大干一场,而他的徒步游学,正是在为这宏大的计划收集最真实的资料,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別山的晨雾还未散尽,肖镇已背著装满调研资料的牛皮包踏上新征程。

刘洋带领的突击队悄然隨行,既维持秩序又不打扰当地百姓,鲁丹则將每日收集的信息分类整理,用电台发回详细报告。

在途经金寨县时,肖镇被一处露天的“识字班“吸引——十几个农民围坐在老槐树下,跟著教员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他当即决定停留两日,白天协助教员讲解农业生產中的数学应用,夜晚则將电晶体收音机拆开,为村民演示基础电路原理。

“肖老师,这黑疙瘩咋就能传出人的声音“老支书王有福捧著电晶体,粗糙的手掌微微颤抖。

肖镇笑著从口袋掏出一节乾电池:“您看,这就像水渠里的水,电流顺著线路跑起来,经过特殊的元件就能把信號变成声音。“

围观的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嘆,有个年轻后生突然举手:“那咱山里能不能也用上这东西“

这个问题让肖镇陷入沉思,他在当晚的调研笔记里重重写下:“通讯设备的普及,必须考虑山区特殊环境。“

隨著行程推进到武夷山脚下,肖镇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他將课堂搬到茶园里,让学员们观察茶叶的採摘过程,类比信號採集;又带著大家爬上山顶,用简易天线接收远处电台信號,讲解传输损耗。

在一次暴雨过后,他指著泥泞的山路对学员说:“就像这场雨会影响道路通行,潮湿环境也会干扰电路稳定性,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当队伍抵达粤北山区时,肖镇终於开始筹备他酝酿已久的“走水版来料加工“计划。

他找到当地供销社主任,指著满山的竹子和木材:“咱们可以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收音机外壳,既能解决当地就业,又能降低运输成本。“

为了验证可行性,他带著学员们在临时搭建的工坊里,用简陋工具製作出第一批样品。深夜的油灯下,肖镇握著粗糙却结实的竹製外壳,在计划书上补充道:“劳动密集型產业与技术研发需同步推进。“

5月25日,肖镇在柳州收到了来自“电报bbs“的最新回復。

他霍叔叔的电报依然直白:“新工厂选址已圈定三个备选地,工人调集令正在下发,但你小子最好给老子搞出点名堂!“

而京城来的电文则详细分析了全国无线电技术人才分布情况,並附了一份培训方案。

看著这些饱含信任的文字,肖镇站在柳江边,望著滔滔江水,心中勾勒的半导体產业蓝图愈发清晰——他要用双脚走出的路,为祖国的科技发展铺就一条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