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于吉现身,神秘警告(2 / 3)

他看到了周明身边,那个曾经属于太平道的圣女——张宁。她身上流动的“气”,也带着一股奇特的,被周明所改变的气息,那气息不再是纯粹的太平道术法,而是混杂着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力量。

于吉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他所坚守的“大道”,是顺应天道,是无为而治。他相信万物有其自身的规律,强求只会带来反噬。而周明的所作所为,却是“有为而治”,甚至是“逆天而行”。他用人力去改变天道,用科学去解释神迹。这在千年道法传承的于吉眼中,是一种巨大的,甚至是危险的“冒犯”,是对天地法则的挑战。

他并非不悲悯苍生,他的眼中有着对世间苦难的怜悯。但他更相信,天地有其自身的规律,万物有其自身的命数。强行改变,即便能一时奏效,也终将引来天道的反噬,带来更大的灾难。他认为,人类的渺小,无法与天地抗衡,唯有顺应,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他没有进入辽东,也没有选择与周明直接接触。他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而他的道,此刻便是观察,是警告。他要看周明这条“逆天而行”的道路,最终会走向何方,会给这片大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于吉的身影,如同微风般,拂过一处处疫病肆虐的废弃村落。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却在最显眼的地方,用他那古老而神秘的道法,刻下了一些预示性的谶语。这些谶语,不是用刀刻,也不是用笔写,而是用一种玄妙的**“天地符文”**,铭刻在古老的树干上,或是荒废的寺庙墙壁上,肉眼看去模糊不清,只有心神敏感之人才有所察觉,且会莫名其妙地将其传扬开来,如同播撒下神秘的种子。

“逆天而行,必遭反噬。”

“世间大道,不可强求,强求者,徒增业果。”

“苍生有劫,非人力可挽,当顺天应命,方得始终。”

这些谶语,带着一股玄而又玄的意味,它们晦涩难懂,却又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真理。它们随着逃难的流民,随着口耳相传的谣言,悄无声息地在中原的瘟疫区流传开来,如同病毒般扩散。那些绝望的百姓,将这些谶语视为“上天”的警示,视为对汉室无能的惩罚,或是对某些“异端”的警告,他们的内心更加惶恐不安。

在黄巾军的营地里,有方士看到了这些谶语,他们将它们视为“天意”,视为对周明“奇术”的嘲讽。他们认为,周明的“神术”太过逆天,终将引来天罚,因此,也越发敌视辽东的一切。这反而让他们更加坚信太平道的力量,认为只有顺应黄天,才能得救,才能在这乱世中找到一丝光明。

就在于吉在疫区留下谶语,并遥遥观察辽东之际,远在辽东医馆的张宁,却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异样。那感觉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强烈,仿佛心头被什么无形的力量触碰了一下。

她正忙着为一名病患换药,手上的动作娴熟而迅速,每一次包扎都精准而轻柔,仿佛对待最珍贵的艺术品。突然,她颈项间佩戴的晶体吊坠,猛地传来一股微弱而奇异的颤动。

那吊坠,是周明初入辽东时,从一个神秘石盒中发现的,后来便一直由她贴身佩戴。这晶体吊坠平日里毫无异样,与普通玉佩无异,温润而冰凉。但此刻,它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发出一种难以察觉的微光,同时散发出一股温热,紧贴着她的皮肤,仿佛要融入她的血肉之中。

张宁的动作猛地一顿。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捂住颈项间的吊坠,那股颤动和微光,仿佛直接触及了她的灵魂深处,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感觉。那熟悉,似乎是来自遥远的血脉传承;那陌生,却是从未感知过的力量。

她的心神被这突如其来的异样所牵引,视线仿佛穿透了医馆的屋顶,穿透了重重阻碍,望向了遥远的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