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了一口,眼神深邃内敛。
“还是要找老师傅指点迷津才稳妥啊。”
想到此处,他不再犹豫,果断地站起身,对着一直侍立在不远处、保持着职业微笑的管事僧人微微颔首致意,动作干脆利落,便转身离开了这安静雅致的香积厨。
就在他踏出门口的那一刹那,身后那刻意压低的、属于其他僧头之间说说笑笑闲扯淡的对话声,还是有一两句清晰地飘了过来:
“这位新来的火工院法海师弟……啧,胃口可真是不小啊……”
“可不是嘛!听说今儿一大早,在七号灶那边,一人干掉了六大海碗剩粥?嘿,有人都说他是剩饭僧头了,也是…有趣。”
“堂堂僧头去吃杂役的剩饭,这脸面……”
“嗤!脸面值几个钱?这么能吃是坏事吗?我看是好事!这恰恰说明他潜力高,气血旺盛,他才多大?十几岁,不靠大药就能自行突破内息屏障,这份天资,未来保底内气境,内力境也大有希望,甚至…一窥那玄妙的真气境也未尝不可能。”
“切!你这话说的,内力境还有点可能,真气境就太夸张了。”
“寺里多少惊才绝艳的天才,卡在内气境的门槛上一辈子不得其门而入?他内息圆满后能不能突破那个瓶颈还是两说呢,‘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还少吗?”
“你呀……”第一个声音带着点无奈的笑意摇摇头,不再争辩。
这些议论,如同清风拂过水面,在王重一心湖中只留下细微的涟漪,旋即归于平静,他步履沉稳,很快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澄心舍。推开那扇朴素的木门,再轻轻关上,顿时将外界的喧嚣、议论、烟火气尽数隔绝在外。
小小的院落里,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点点光斑,清风徐来,带着草木特有的清新香气,沁人心脾。他盘膝坐在自己那方整洁、略显硬实的木床上,五心朝天,双眼微阖。
心神沉入体内,细细感受着那三道截然不同却又微妙共存的内息:
上丹田灵台识海,那丝源自《菩提心经》的清凉内息如溪流潺潺,自动运转不息,滋养着精神,涤荡着杂念。
中丹田膻中气府,《伏虎气诀》所生的气血内息温和醇厚,如同暖炉,滋养着五脏六腑,刚刚摄入的食物精华正被其高效地转化、吸纳。
下丹田关元精海,那点得自《童子功》的纯阳内息种子,如同一点不灭的星火,温热而稳固,守护着生命本源。
三道内息如同三条不同属性的河流,在各自的河道中奔流,互不干扰,但在那无形的三相动态调和修炼模板的作用下,又隐隐形成一个微妙循环。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在这循环之中,三道内息都在极其缓慢而坚定地联动、交融、壮大,隐隐有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