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土猪之殇(2 / 4)

铁腕 春悟秋懂 2627 字 5天前

捣毁猪圈、猪舍,因此,还发生了不少纠纷。正是这种大环境,让我们的本土土猪,真正的濒于灭绝了。”

“浙东的‘两头乌’,东北的‘东北民猪’,湘南的‘寺门前猪’,胶东的‘里岔黑猪’,海南的‘临高猪’。当然还有我们淮州当地的‘淮猪’,(这里,借用一下江苏连云港一带的‘淮猪’,张冠李戴为我们淮州本地土猪,希望大家不要喷我。写这一章,也算是为了呼吁保存我们传统土猪品种,发出一点点微不足道地声音吧。愿土猪再次走上我们的餐桌,愿我们的食物不要再被资本,再被‘洋’字号一统天下了……)这些土猪品种,都曾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到现在,又全部濒于绝迹。就以浙东的‘两头乌’为例吧,前年,整个浙东省金华市,也只养了五千头左右的‘两头乌’母猪,这个数字,别说全国了,就连金华本地的市场都满足不了。稀少的产量,让‘两头乌’肉价飙升到四十元一斤,已然成了我餐桌上的奢侈品。”

“我们的‘淮猪’,一点都不弱于‘两头乌’。现在市场上大量出售的是新‘淮猪’,这个属于改良品种,跟真正的淮州土猪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我说的淮州土猪是指地地道道的老‘淮猪’,其价格现在每斤已经达到了五十多元。”

说到这里,王教授在一个猪圈前停了下来,指着里面一头黑不溜秋的大家伙,和正在围着他吃奶的小黑崽们,对梁栋道:“呶,这就是地道的老淮猪,通体乌黑或者呈褐色。”

梁栋问:“王老,这个老‘淮猪’的养殖前景你们评估了吗?”

王教授笑道:“我就是一个搞技术的,术业有专攻,什么市场啊,营销啊,我不懂,也不想费脑子去考虑那些东西。那些都是你这个大县长应该考虑的,只有养殖方面碰到了难题,你才能来问我。”

梁栋点点头:“王老,我觉得自从我进入体制以来,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你这一尊大佛给请到了槐安。”

王教授笑着说:“行了,马屁少拍,眼看都到饭点儿了,既然你这个大户送上门了,我不宰你一顿,那就是对不起你。”

梁栋道:“王老,你就是天天宰我,我都绝无怨言。说吧,去哪里吃?”

“当然是去吃羊肉汤了。我能留在槐安,还不是你的一碗羊肉汤和一块儿火烧?”

王教授的风趣,惹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笑声惊扰到了正在吃奶的小猪崽,王教授连忙把手放在嘴上,对大家做了个‘嘘’的动作。

看得出来,他对这些小东西,是由衷的喜爱。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真正的专家,还真不是那些整天在台上、在电视里、在网上,穿着西装革履,打扮得油头粉面的,侃侃而谈的那些人。

真正的专家,就像袁隆平,像吴明珠,像王庚寅这样的,走在人群中,你分不清他是不是老百姓的人。

王庚寅是我国规模养殖泰斗级、国宝级的人物,能让他在槐安落户,那是槐安老百姓的幸运。

多年以后,用王庚寅的话来说,他是被梁栋个臭小子用一碗羊肉汤加一块儿火烧骗来的。

梁栋好不容易逮着王教授,肯定不是专门为了来听他讲课的。

不过,见王教授讲得兴起,梁栋也只能屁颠屁颠的跟在他身后,来到了另外一个养殖区域。

养殖示范基地的建成,跟梁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真正建成后,今天还是梁栋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来参观呢。

这个片区域是后来新建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书‘中国土猪养殖研究所’几个大字。

跟家禽区不同,这个一进这个区域,便能闻到一股不一样的味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