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感觉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跑去承包一个山头,把养殖搞起来?”
,家财万贯,有毛的不算!养殖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养殖是个技术活儿,没有技术活不了!”
苏荷没有听说过这些言论,在
梁栋懂得这些,都是平时跟李东方聊天时,从他那里学到的。
养殖,尤其是规模养殖,禽畜疫病是最致命的一个环节。
一圏鸡,从鸡苗落地,到出栏,打几次防疫,用几次药,那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错一次,错一天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我们不能看到别人取得了成果赚了钱,心一动,就盲目跟进。我们要先调查,再分析,综合各方考虑,慎之又慎,最后再决定搞,还是不搞。”
“我要强调两个字——科学。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相信科学,科学养殖是养殖行业能长远发展的唯一选择。不是说我们传统的养殖经验不可信,但我们要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大部分都是农村出身,以前,家家户户都养鸡,但最多也就养几十只。大家是不是就觉得,以前咱们也没见谁家给鸡打过疫苗啊?那鸡不还是健健康康的长大了吗?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前我们家里要养成十只成鸡,至少要孵化三十到四十只鸡苗,成活率才百分之二三十。而且,一个村庄,一旦谁家的鸡得了鸡瘟,往往全村上下,无一幸免。养几只,几十只风险尚且这么高,规模养殖疫病风险将会更高!我看过一篇科学研究,如果一个养殖户不做任何疫苗防护,一圏鸡不生病的概率不到百分之十!”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问题,我们的婴儿在六个月以前,很少有生病的。为什么,因为每个婴儿一出生就拥有先天性的免疫力。鸡苗也一样,幼时主要是物理损耗,真正的疫情,往往在它们长到一两斤的半大鸡时,最容易发病。试想一下,一只两斤的鸡,要吃多少玉米、饲料?如果损耗的是一只鸡苗,也就损失一两块钱的苗钱,要是损失一只两斤的半大鸡,那损失至少也得十五元左右。就按一圏鸡两千只来说,损失也在三万元左右。”
就在何孝恩攻关梁栋父子俩的时候,庄蓉也在做最后的努力。
她把齐红梅拉到走道,一个劲儿劝说她,不要让孩子姓何。
齐红梅只是笑笑,并未答应亲家母什么。
何孝恩这边,一得到梁栋的承诺,就立刻拿出两个长命锁,一个孩子一个。
做完这些,他又对何叶说:“小叶,爸能来看你们一趟,也是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你要是觉得在槐安不方便的话,可以回燕京住,不想跟我们住大院,也可以自己住外面。至于你和梁栋工作的事,那都不是问题。”
何孝恩并不知道‘普安资本’的事,所以才会承诺帮她和梁栋解决工作的问题。
他一个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解决两个人的调动,简直不要太简单。
何叶却摇摇头,婉拒道:“爸,谢谢你的好意,我在槐安住习惯了,感觉这边的气候四季分明,比燕京要好很多。而且,槐安虽说是个小县城,胜在空气质量好,生活节奏慢,时间久了,我都习惯这里的生活了。”
何叶的话让旁边的庄蓉眼睛一亮,还以为是自己的三千万起到了作用。
何孝恩知道大闺女的秉性,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也就没有勉强,告辞道:“你爸我驱车千里,就为了来见俩孩子一面,就为了跟我闺女说两句话,孩子,你记住了,何家永远都是你的家,什么时候想回来了,就告诉爸,爸亲自来接你。好了,多余的就不说了,我们也该走了。”
何叶虽然微微动容,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对父亲说:“爸,路上注意安全,工作不要太拼,多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