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就已经招聘吸收了不少相关人才。
这些人才一方面是从高校相关专业中挑选“挖墙脚”来的,另一方面就是国内外的一些高品质电缆厂挖墙脚来的。
为此当初林哲也算是得罪了一小票做高质量电缆的厂子,毕竟挖了人家的墙角。
这些人在集团的研究中心里面可不是闲着吃白饭的。
除了偶尔会去滨海理工大学的电力学院里面授课,他们主要工作就是在集团的研究中心里面继续相关工作。
包括从事电缆的研发设计等等。
现在正是用得上他们的时候,而且不光是他们,还有电缆上下游的产业工人等等。
这些在前段时间都已经交给底下的工作人员去处理完善了。
现在正是集团的电缆厂即将落成的时候。
为此林哲还得回一趟林城,电缆厂这种能留在当地的产业林哲也就选择留在了家乡。
毕竟也能带动不少就业以及gdp,就当是变相回馈家乡了。
毕竟这电缆厂不管建在哪里都是要运往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哲通电力厂区。
另外林城这些年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权河好歹也是几百万人口,具备较大的劳动力市场。
还有就是林城和权河交通都是比较便利发达的,具备铁路网络运输和高速路。
而且火车站虽然是在权河市区,但从林城开车到市区也不过半个小时的路程。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客服中心算是“软产业”。
自己把客服中心留在了权河,留在了二厂,带来主要的好处就是大量的就业岗位。
除此以外可能就是因为给权河留下了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能在本地工作不用背井离乡。
吃穿住行之类的带动了一些gdp,这玩意儿哪怕留在当地多吃上一碗面也算是带动经济了。
另外其他方面还真就没什么大方面的影响。
但电缆厂不一样,这具备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这是工业产品,那自然能间接带来更多的好处。
对于自己的家乡,林哲自然是偏爱的。
哲通电力发源于这里,这里没有辜负林哲,林哲也会回馈回去。
之前的客服中心算是一个,那接下来的电缆厂可就是重头戏了。
早在一年前地皮已经搞定了,就在林城,经过一年多的突击施工目前已经差不多成型。
这次回去林哲就是参加竣工仪式,然后安排正式投产。
等到正式投产之后,那接下来集团四大城市的扩张计划就有了集团内部的电缆支持,能节省下一大笔开销。
所以电缆厂得在扩展计划开始之前完成投产。
……
一周后,权河火车站。
往常火车站上也是大部分城市的常规操作了。
尤其是在权河这种不算大的城市,因为城乡客运不是很发达,从火车站通往市区各个村子可能就是黑车居多。
当然,还有一些住宿揽客的大姨等等。总之往日这里还都是很热闹的,但现在这里已经完成“清场”,工作人员也在维持秩序,而且安保人员比往日也多上不少。
除了正常的旅客通行,那些黑车司机和揽客的阿姨们已经暂时消失。
而且就连权河站的卫生也做了一遍,看起来焕然一新的。
车站
里面权河的一把手邓彦明正在和调到市里不久的秦承平有说有笑的聊天。
这俩人关系不错,自然也和林哲有关系。
管理区域内出现哲通电力这么一家公司,邓彦明往上的脚步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