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2 / 10)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7281 字 8天前

关键是你也不会放过过去,两个都互相不放过对方。所以我们今天要知道,往生的人要做两件事:一个叫厌离娑婆,一个叫欣求极乐。你要处理,把双方都处理好。

    而厌离娑婆的重要性强过欣求极乐。因为你娑婆世界待太久了,虽然它给你很多的刺激,但是它可也给你很美好的回忆,如果你不做好心态的准备,你是离不开它的。你离不开这个念头的话,那你就让业力有机可乘了。所以我们前面讲到一心归命,它的前提——放下主宰。你没有放下主宰,你这个一心归命就大打折扣,而且你把业力弄得很强大,你最后还是被业力拉回来。所以我们前面花了大部分的时间来谈心态。

    那么你如果心态准备好了,你开始怖畏生死,安住真如,放弃主宰,一心归命。心态假设都做好了,欸,现在就有资格谈念佛了,念佛是后半段。你心态准备好了,那你这个时候每一句佛号,那一念一个准,每一句佛号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

    当然,我们理观也不能妨碍事修,心态的准备也不能妨碍实际的操作。所以,当我们心态准备好了,已经透过善导大师、蕅益大师的思想顺从本愿以后,应该怎么念佛呢?我们看看“摄心方便”。

    (一)摄心念佛

    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续力。

    我们净土宗的人永远不要忘了,往生是要仰仗弥陀摄受的,不是我们自己有本事去的,所以别忽略了佛号的存在。因为佛号在,弥陀本愿才能够在,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桥梁。所以我们必须在临终之前,想办法让佛号在心中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你要让他熟悉。不是说整天念佛而已,起码这个佛号在你的心中运转,它有某一种熟悉的程度,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专注力跟相续力。

    首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先培养第一个佛号。就是说,念佛人必须要在心中(那么多的妄想当中),先拨出一块空地出来让佛号生存,在污泥当中先种上一朵莲花。那么怎么样跨出第一步呢?印光大师伟大,他讲出“一句弥陀念诵听”。它有三个次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诸位!每一句佛号,必须从你一心归命的心生起。我们前面花了很多时间告诉大家怎么修一心归命。佛号可千万不要从嘴巴生起。有些人,心打妄想,佛号从嘴巴生起,这个佛号不算数。每一句佛号要从你心态的作意——我知道我未来该怎么走了!好,这个时候从心里面带动佛号,透过嘴巴的振动,创造音声,最后再听回去,欸,你的心中有一句佛号的相应了。这是第一件事情,先让你的佛号在你的心中落下一个根,然后再把这个佛号在你的心中慢慢地扩大。

    (二)五点计数

    怎么办呢?要创造一个节奏,印光大师说“三三四”:三句、三句、四句。如果你没有节奏,这个佛号在运转当中你很难摄心,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节奏感,三、三、四。在相续当中,我们也提出我们过去在佛学院大家念佛的经验,提出一个五点计数法。这个适用的时机是在打坐,因为打坐不能掐珠。你经行的时候可以掐珠,你打坐的时候身体是静的,你手在动,身劳神动,久则伤身,印光大师说会成病。所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