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面,我们看丁二的别示魔境。
我们上一堂课带领大家了解五阴身心。五阴是我们无始劫的妄想跟业力,代代的相传而变现出来的。我们凡夫的五阴叫做有漏五阴,因为它是一个轮回的根本。所以蕅益大师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因为我们不断的相信我们有漏的五阴,所以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深受轮回的痛苦,因为你现在的五阴哪都带你不去,也不会把你带到极乐世界去。我再讲一次,我们现在的五阴身心,你现在的感受,现在的想象力,现在的执着,只会让你继续轮回,这个就是现在的五阴,有漏五阴。
所以我们要设定目标,比方说我们要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无漏的五阴,我希望把娑婆世界的五阴,转成极乐世界正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莲花化生的五阴,那怎么办呢?不能直接转化,就是旧的五阴要创造变成一个新的五阴,中间有一个过程叫做归零。先把有漏五阴回到清净心,然后再重新出发,不能直接转换,没那个本事。因为你不能从妄直接变成真,所以要先破妄。就是把旧的五阴归零以后,然后再重新创造一个新的五阴。
那么从旧的五阴归零的过程,你开始在否定过去的时候,我们过去的五阴会产生反弹,因为你开始逼迫它,你要消灭它,调伏它,即将在这个五阴要归零的过程的时候,它产生的反弹,我们叫五阴魔境,是这样来的。其实是一个好现象,就是它即将消灭的前一刹那,会现出一个影像出来,如果你能够不为所转,就过关了。如果你一失足,那就成千古恨。所以我们来看看,五阴魔镜的第一个、精明逼现空成宝色,看经文。
丁二、别示魔境
◎精明逼现空成宝色
发端观相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
指名教悟
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示迷必坠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好,我们来看,“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当我们在破妄的过程,我们在《楞严经》是正念真如,或者你忆念佛号也好,总之你要摆脱五阴的纠葛。你从今以后不再跟着感觉走了,从今以后它打它的妄想,你不随妄转,你就安住佛号。以一句佛号来抵抗五阴,也是可以,方便有多门。你用空性来抵抗五阴,用真如抵抗五阴,用佛号抵抗五阴,有些人修密宗用持咒对抗五阴都没关系。五阴,你只要不跟它互动,它自己会凋落,因为它是生灭法。
一个开始不随妄转,安住清净心,安住佛号的人,叫做精研妙明。当然他要一段时间观察不停。你对佛号的观察、安住,慢慢的会怎么样呢?“抑按降伏,制止超越”,因为一开始修行的人,他的心是往内收摄。往内收摄,这个感受、想像得到一定的调伏。在调伏过程,忽然!看到“忽然”这两个字没有?就是魔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