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河洮之地(1 / 2)

“消息可靠吗?”徐达问道。

张三有些犹豫了片刻,显然他心里没底:“虽然算不上十分确实,但标下派出去的三路斥候,都听说了这样的传言,想来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徐达点了点头,若扩廓果真病重,那北元必定不会轻易让消息泄露出去。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会有些流言跑出来。

“果然如此的话,那这大半年扩廓毫无动静,就说得通了。”徐达自言自语,“他是心有余力不足。说起来还真是巧了,天佑我大明,顺利度过这个关口。”

徐达在厅堂里来回踱步,思考着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他该如何应对。张三在一旁就默默地站着,一言不发。这算是他的习惯,或者性格使然,不爱言谈,尤其是在上司面前,从不多嘴。

“难道说......”徐达突然停住了脚步,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原本这个时候,机灵一点儿的属下就应该递上一句“大将军,您想到了什么?”,好让上司就坡儿下驴,继续说下去。可偏偏遇上不爱多嘴多舌的张三,他盯着徐达,用眼神传递了那句话。

这搞得徐达有点儿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看着张三那好奇的眼神,他一阵无语。这个锦衣卫千户,为人谨慎、做事踏实、吃苦耐劳,反正优点不少,徐达很欣赏,可就是缺少那么一点儿人情世故。

“除了扩廓,还有没有其他人的动向?”

“大将军是指?”

“扩廓身边的人,或者说与扩廓交好的人?”

“这个并无消息。”

“好吧。”徐达轻叹了一声,“本帅猜想,扩廓病重的消息八九不离十。先帝驾崩、陛下年少登极,按道理他一定会抓住机会出兵南下,可却没有动静,很可能因为他自不顾暇。然而,以扩廓的为人和胆略,他绝不会什么都不做。这次西番部族叛乱,背后肯定少不了他。”

“大将军的意思是,扩廓派人去联络了河州一带的西番部落,鼓动他们造反?”张三问,“可是,西番部落本就没多少人马,而且屡次败于官军,就算造反也掀不起大浪,他这么煞费苦心,岂不是白费工夫。”

徐达摆了摆手:“非也。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作为领兵之人,绝不可轻视任何对手,否则必定吃亏。西番部落公然反叛,朝廷势必举兵平叛,大军征伐、被服粮草都要调配,牵扯到朝廷的方方面面。这个时候,扩廓就可以静观其变,化被动为主动了。”

张三书读得不多,徐达的话,他似懂非懂,却也没好意思开口问。他清楚得很,大将军所讲的领兵之事,于他而言,还遥不可及。一方面,他官职卑微(相比于徐达而言),大事轮不到他来决策,另一方面,锦衣卫的主要职责也不是战场厮杀。

看张三似懂非懂,徐达也就点到为止。要不是看他是个可造之才,徐达才不会多费口舌。“好了,你下去吧。这个消息很重要,立即告知陛下。其余的,本帅自有安排。”

“标下领命。”张三干脆地答道。

距离北平数千里之遥的河州,是此次西番部族叛乱的首冲之地,不过迄今为止,河州城还未没有出现叛军的一兵一卒。

河州位于甘肃南部,位于黄河支流大夏河以及牛津河的交汇之处,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极地。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贾集散地,河州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诸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从秦汉时起便设县(西汉初,建枹罕县,属陇西郡)置郡(汉昭帝始元六年,改为金城郡),成为烽烟时起得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大军攻占河州。这一年,蒙古攻占兴庆府,西夏灭亡,同年夏天,成吉思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