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王氏高丽(1 / 2)

不知不觉中,洪武七年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了,明年就是永乐元年,一个属于朱标的、崭新的纪元,是他一展宏图的起点。这段时间,礼部和仪礼司的官员正是最忙的,今年正旦日适逢新帝改元,典礼活动意义重大,各国来贺礼的使节也比平常多了一些。

“禀尚书大人,会同馆刚刚接待了一队来自高丽的使者,为首的是高丽判宗簿事崔原。”礼部主事王钝进门施礼。

“高丽国来的?”尚书牛谅重复着,“验过勘合了没有?可问明来由?”

“勘合验明无误,倒是来由还不曾问。想必也是来恭贺陛下登极的。”王钝不假思索地说。

“应该是。”牛谅点头答应,心中盘算起来。之前在御前,他听朱标说起高丽国将要发生变故,具体发生什么事儿,朱标却讳莫如深。赶巧来了这高丽使者,刚好可以先打听一下。

“本官前去问问。”牛谅起身说道。

“何必劳动尚书大人,下官这就去问明,回禀。”

“还是本官亲自去吧。”牛谅边说边走了出去。

乾清宫内,礼部尚书牛谅奏事。

“果如陛下所言,前任高丽国王王颛病卒,其子王禑暂摄国事。高丽此次遣使,除了祭奠先帝,恭贺陛下登极外,就是来请求册封的。”牛谅说。他在会同馆与高丽使者简单交谈之后,就匆匆入宫求见。

“意料之中。”朱标笑着说。

“陛下圣明。自开国以来,王颛与我朝交好,屡屡遣使朝贡,而其人年纪也不大。五月份曾派遣监门卫上护军周庇等人贡方物,上表,请求每年经定辽入贡。先帝问及其王身体如何,使者言讲并无疾症,怎会突然病逝,莫不是其中有诈?”

“牛爱卿所言切中要害。”朱标边走边说,“若朕所记不错,那王颛今年四十有五,正值壮年,与其说是暴毙,不如说是谋杀。”

“谋杀?陛下的意思是,高丽国内有人以臣弑主,公然反叛。”牛谅惊呼。

“然也。公然反叛谈不上,可能是儿子等得不耐烦了吧,或者说对王颛不满,弑父上位。”

“行此等卑劣之事,还有脸面请求册封,实乃大不敬。”牛谅气愤地说。

“牛爱卿何必生气,此事咱们鞭长莫及,想管也管不了。不过呢,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高丽国换了管事儿的人,咱们得多个心眼儿。”朱标仍旧是笑盈盈的,不慌不忙。

“那高丽使者的请求?”

“朕册封与否,只是个名头而已,对高丽国内的局势没有什么影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你权当不知道内情,该安排就怎么安排。”

“臣遵旨。”牛谅拱手道。

“好了,下去吧。此间谈话,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臣告退。”

现在的高丽,由太祖王建于公元918建立。高丽建国之初,王建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一致对外,不得不与地方豪族达成妥协,形成一种联盟式的政权。这虽然让王建能够统一力量,分别于935年和936年攻灭新罗和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但是也让王权失去了权威,无法有效掌控国土。强势的王建去世之后,高丽随即陷入混乱之中,直到光宗王昭上位,他施行铁腕手段,对豪族势力进行大清洗,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使得高丽国的王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再之后,历任高丽国王,为了进一步集中手中的权力,大力向中原学习,借用唐宋的典章制度,全面构建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豪族势力与王权取得了平衡,国力得到了加强。在后续面对契丹的入侵,最终取得了胜利,保住了根基。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平稳发展之后,高丽不得不面对更加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