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海捕丰收(4 / 5)

船海捕量,进行银两分配,不得克扣,违令者严惩不贷!”

    一次出海便能捕获近二十万斤的海鲜,朱由樻真是太开心了,这个数额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范围。

    不用太多,只要一次能有五万斤的收获,坚持三十天左右,应该储备起来够崇国百姓过冬的肉食了。

    这还没算沿海地区的海狮、海象、海豹等动物,目前还没时间摸清这些猎物的栖息地。

    对肚子里缺乏油水的崇国百姓们来说,它们可是很好的牙祭,只要遇见,就不能放过。

    怀安郡王朱由札与河阳郡王朱由材见到此情此景,自然也非常欣慰。

    根据他们哥仨的约定,刨去每个百姓得到的肉食,朱由樻占五成,朱由札与朱由材各占两成半。

    在堪察加半岛,肉食就是粮食,毫不夸张地说,此物跟银子是等值的,在此地,银子可不能当饭吃,肉食却能轻而易举地兑换到银子。

    自认为是一代明君的朱由樻要让每家的每口人都吃上海鲜,天天都能有肉吃,光凭这点,他就觉得比宗室里的某位兄长要强不少。

    而且决计不是嘴上说说,统计之后,立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鲜配给,成人不论男女,皆可得四斤鱼,老人小孩均可领二斤,这算是两天的量了。

    四斤鱼有多重?

    换在大明本土,那就是一条相当大的鲤鱼了。

    堪察加的气候也很适合储藏食物,根本就无需担心会快速腐烂变质。

    不过好不容易才得来如此大的丰收,朱由樻仍然不太放心,立刻命人将剩余的海鲜清理之后腌制起来。

    在大明本土,银子和粮食是立国之本。

    而在堪察加半岛,肉食和粮食才是立国之本。

    这些“国本”可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切不可马虎大意!

    虽然比较好笑,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那可是好几千张嘴,喂不饱他们,下场在本土便早已展现了。

    不过借助于周边富饶的渔场,朱由樻可以将此事解决地非常妥善。

    通过此番出海也证明了海捕的确比种地的收获速度快得多,二者决计不可放在一起比较。

    郑芝莞在旁边也就是看个乐呵罢了,他同意将船队借给崇王朱由樻的目的就是要帮这位藩王尽快积攒一些肉食。

    有了较为充足的肉食,朱由樻才能让麾下的百姓爬到火山上去捡硫磺,不然自己就得带着船队空船归航了。

    朝廷没有给运输藩国子珉拨发相应的费用,太子说可以用采购硫磺的费用来充抵,这等于让郑芝莞做了二道贩子。

    不过郑氏原本就是做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