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同归于尽(2 / 5)

黑塞哥维纳、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瓦拉基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匈牙利、多瑙河也就是前奥地利。

    这些地方加起来,都不如内志与外志(沙特)对帝国的贡献大,那里出产轻质石油,而且遍地都是自喷井,产油成本极其低廉,探明储量还特别巨大。

    石油与成品油是帝国的头号产业,也是主要外汇来源,奥斯曼帝国的国力能够突飞猛进,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大部分功劳都归功于石油的开采与冶炼。

    最重要的是,欧洲地区的诸多省份的原住珉各不相同,管理起来无比麻烦,当地能够自给自足,不让帝国倒贴,易卜拉辛就可以谢天谢地了。

    为了以防万一,易卜拉辛将支柱产业,譬如航空、造船、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主要放在安纳托利亚,也就是小亚细亚半岛的中西部地区,这里是帝国的心脏地带。

    冶金与化工这种严重依赖资源开采的行业,才会放在其他地方,不过

    当地收入的大头也要上交国库。

    想要利用行业利润来实现武装地方私人兵马的企图,都会遭到帝国上下的一致弹压。

    因为这是大家的蛋糕,唯有当地土著不能占大头,给他们喝点汤就是恩赐了。

    这么做一点都不过分,没有苏丹陛下的英明神武,那些土著还在放牧苟活呢!

    尤其是泛巴尔干地区出现了大叛乱之后,易卜拉辛越发觉得自己此前采纳老朋友的建议是无比明智的决定,否则这次就要损失惨重了。

    不过以军此前猛攻开塞利地区,也将易卜拉辛吓得不轻,在帝国损失了三十万大军之后,方才遏止住了对方的攻击势头。

    看到波斯战场上的明军节节胜利,正在快速挤压敌人的生存空间,易卜拉辛以为很快盟友就可以与己方夹击以军。

    万万没想到埃及居然在这个时候失守了,好在老朋友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算是给自己兜底了。

    只不过这种兜底也是相对的,不是朱慈烺不够意思,而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己方舰队也不是无敌模式。

    到了挨打的时候,即使全力还手也躲不掉战斗损失,眼下就是这种情况。

    即使联军舰队防空火力齐开,拼命阻击来袭导弹,最终仍然有一百多枚漏网之鱼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空网,钻了进来。

    联军舰队顿时有五艘航母、六艘战列舰、九艘巡洋舰以及五十多艘驱逐舰和护卫舰被击中。

    等于舰队在短时间内便损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战斗力,而且倭军的攻击应该不止这一次。

    由于AS-3空射型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重量并不大,吨位大的还可以硬挺,吨位小的护卫舰只挨了一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