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法国实情(2 / 5)

,适合放牧也适合耕作。

    由于荷属东非比荷属南美的地形条件好太多了,能够提供大量的肉制品和粮食,威廉三世将其视作仅次于本土的地方来经营。

    荷兰军队在东非当地驻扎有三个野战旅和三个预备役旅,还有隶属于荷兰海军的一个陆战旅,目的就是防止北方(奥斯曼)和西方(英国与西班牙)的邻居惦记自己的地盘。

    尽管荷属印度的面积也不小,但在夏季去过当地的荷兰人,几乎都不认为四十多度的气温适合人类生活……

    荷兰人也逐渐明白了,为什么野心极大的明帝国皇帝不派兵去印度抢地盘,人家的确有先见之明!

    在印度夏季,即使听说出现叛乱,荷兰军队也会选择在黄昏时分再出发,否则可能士兵在半路上就会中暑。

    这种气温别说打仗,就算是在荫凉处躺着都会汗流浃背,仿佛自己身处在一座巨大的蒸笼里一样难受。

    不算缅甸的话,距离印度最近的明帝国直辖地盘在锡兰。

    尽管地盘不大,可由于是海岛,获得补给非常方便,也便于清剿土著叛乱。

    同样,明帝国在非洲也有地盘,却不在非洲大陆,而在显得与世无争的马达加斯加。

    明帝国皇帝也不指望用这座大岛来赚钱,在平时当作监视非洲大陆动态的哨所,在战时当作进攻非洲大陆的跳板。

    尽管没啥收入,但对当地的补贴也不多。

    海空军的开销是固定的,换个大洲驻扎也要花这么钱。

    起码在热带的海岛地区驻防的话,同样花钱,能买更多的海鲜和肉类,可以保持部队旺盛的士气和战斗力。

    较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此举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相比之下,路易十四就是典型的倒霉孩子。

    分到了一半沙漠,还是没有多少石油的那一半!

    分到了一半雨林,还要派人盯着流窜到刚果的英军与西军残部。

    另外一部分驻军得盯着几内亚湾一带得上千个的大大小小得部落。

    盯人不紧的话,那就可发生部落混战了,原生态的战斗场面可有意思了。

    很多部落都是不可调节的世仇,通婚也无法化解双方日积月累下来的仇恨。

    有杀人越货的,有偷盗上瘾的,还有抢地没边的,各式各样,令郎满目。

    偷牛之后,当晚打牙祭的事情屡见不鲜。

    等正主找上门,牛就剩一堆骨头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