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澳州发展(3 / 7)

是澳州,乃至世界最大的铝矾土矿,这座因为当地盛产铝而闻名的城市便被称之为“铝城”。

    目前铝城矿业公司每年可以开采出超过一千万吨以上的铝矾土,加上当地的铁矿与镍矿,使其成为了整个澳州地区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

    纳税是向长子朱祥堂所管理的州府纳税,而非大明本土的朝廷。

    由于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原因,与西铁城不同的是,铝城这边在采矿业兴起的同时,也没有耽误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

    农场主与牧场主几乎遍地都是,每家的耕地与牧场都远超本土的同行。

    朱祥堂早已下令耕地和牧场的划拨与已有的矿区是要远离的,故而双方互不影响。

    实际上,农场主与牧场主都盼着自己的地盘上能埋着某种金属。

    一旦被发现,一下子就可以让全家躺着赚钱了。

    往少了说,每年至少有上万银币的分红,可是比种地或者放牧轻松多了。

    话说回来,在西澳种地或者放牧也没啥不好的,压力比本土小太多了。

    凡是迁居到此的农户,在一年之后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三年之内,各家各户就会有大量的余粮可供出售。

    在当地住了五年之后,所有农户都开始为买粮而发愁……

    朱祥堂过来没几年,便开始也为收粮而发愁。

    农户与皇长子愁的是一件事,但是两个方向。

    当地的问题不是粮食太多,而是粮食太多。

    当地农户享受五年全额免税的待遇,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丰收之后要卖粮。

    尤其是当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人少粮食多。

    除了工人、商人、官吏、军队、牧场主之外,需求根本就不大。

    其实本土的情况也是这样,但澳州地广人稀,这方面就被放大了不少。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倒是可以解决积压大量粮食的问题,那就是大量移珉。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把粮食喂牲畜……

    鉴于澳州还没奢侈到这种地步,朱祥堂也只能优先考虑前面那个法子了。

    由于当地没有建立汽车厂、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铝城的人口并不多。

    但是周边的总人口加起来却有近七十万,超过了西铁城。

    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