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一触即发(6 / 8)

易卜拉欣三个问题。

    第一,贵军在奥地利容易取胜,还是在匈牙利容易取胜?

    第二,贵军在奥地利容易获得补给,还是在匈牙利容易获得补给?

    第三,贵军在匈牙利取胜之后,还用担心无法收复奥地利么?

    言外之意,就是要将战略决战放在自己最有把握取胜的地方。

    只要在主战场消灭了敌军主力,对方还有能力跟你打一场围绕维也纳的攻防战么?

    现在可不是十六世纪了,有了足够多的后膛重炮之后,一天之内就能破城了!

    加上头顶有飞机,哪怕是棱堡的守军都抵挡不住这种程度的强攻!

    棱堡依靠的就是夯土结构,导致炮苔都位于城墙的顶部。

    然而飞机可以居高临下扫射炮兵,这就使得火炮无法正常开火了。

    要是采用半埋式炮苔,攻城一方依然可以摧毁这些火力点。

    可以说,都不需要后膛重炮,光是奥军所装备的铜炮,就能完成这个任务。

    铜炮除了夯土之外,啥也不怕。

    对面就是花岗岩,也扛不住钨芯弹头的穿刺攻击。

    此前易卜拉欣已经用成船的成品油换购了大量的二手铜炮,使得奥军在中欧地区具备了极其强大的野战与攻城能力。

    朱慈烺看过了由易卜拉欣提供的关于布达佩斯之战的详细战报与对战示意图,这才认为奥军选择这里作为主战场更容易取胜。

    奥军已经将布达佩斯建设成为了两座棱堡,尤其是地形占优的布达城几乎是非常难以攻陷的。

    即使联军从北边推过来,短时间内也无法夺取该城,最终可能变成了第二次围城战。

    奥军对布达佩斯周边的地形非常熟悉,由于在这里取得过辉煌胜利,便占据了心理优势。

    获胜的秘诀其实很容易,缩短己方的补给线,同时拉大对方的补给线。

    发挥己方的野战经验与火力优势,以此来抵消对方的士气与兵力优势。

    剩下的事情,就要看主帅的临场指挥和应变能力了。

    在双方兵力相差不太大的情况下,朱慈烺上阵,有四成把握取胜。

    余下打平与认输各占三成,这获胜概率已经不低了。

    其实只要奥军围绕布达佩斯精心准备过,对方是不敢轻易前来送餐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