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分道而行(3 / 6)

bsp;   对昊菁皇帝制定的战略来说,锡兰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然,荷兰人也可以拒绝这种换购方式。

    吉野的市场价不低于五千万银币,四艘就是两亿银币,而且只高不低。

    这种开价已经算是诚意十足了,你就算现在倒贴两亿银币给荷兰,对方都拿不出同级铁甲舰,更别说四艘崭新的吉野了。

    由于威廉三世肯定猜到路易十四是绝对不可能有财力一次采购四艘三级铁甲舰的,所以这次是荷兰海军实力超越法国的天赐良机。

    往后或许可以用锡兰换取吨位更大的五级铁甲舰,但往后的事情谁能说准呢?

    万一明军攻取了南亚次大陆最南端,岂不是等于锡兰就砸到自己手里,卖不出了?

    威廉三世经过与鲁伊特、范德扎恩等人的多次商议,终于同意了这个换购方案。

    既然连非洲南部和东印度群岛都可以用来换购铁甲舰,那么锡兰自然可以被写在菜单上。

    之前用南非换购了六艘三级铁甲舰,用东印度群岛换购了十二艘一级铁甲舰。

    加上这次用锡兰换购四艘三级铁甲舰,光是卖地,荷兰就到手了二十二艘铁甲舰。

    包括获赠的那艘三级铁甲舰在内,荷兰海军即将在役的铁甲舰便有十一艘三级铁甲舰和五十一艘一级铁甲舰,总计六十二艘之多。

    说是“即将在役”,是因为当初与昊菁皇帝签订了关于南非换购的合同注明。

    在一六八零年,明帝国才会出口三级铁甲舰。

    也就意味着荷兰先要向明帝国移交南非这块地皮,然后等到合同生效的时间,才能得到三级铁甲舰。

    在此之前,荷兰海军的实力与法国海军不相上下,而威廉三世就急于在合同生效之后,打破这种平衡。

    荷兰本土纵深为零,由于人口关系,陆军规模也远逊于法国。

    如果不能继续扬长避短,持续且大力发展海军,那么荷兰的国际地位与海上贸易权也就朝不保夕了。

    小普特曼斯带着范德扎恩在秋初来到明帝国,就是利用相关经验,摸清了对方战舰的下水时间。

    来得太早的话,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反之则渤海已经结冰,一行人不光要挨冻,还要绕路走山东。

    现在的时间刚刚好,由蓬莱造船厂负责建造的十艘吉野在年初才下水。

    眼下已经基本结束了海试,各方面都得到了检验,武器与设备也已经安装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