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围困西夷(5 / 6)

nbsp; 第一批就提供了五千匹良驹,虽然价钱很高,每匹售价高达四百银币,但确实是一等一的好马。

    而且奥斯曼人接受郑军用便宜又实用的西班牙二手货,来充抵战马的款项。

    郑氏船队每年都会向奥斯曼帝国运输大量的明帝国的各种商品,极大的丰富了帝国的市场,还满足了上层的消费诉求。

    可以说,昊菁皇帝与郑芝龙是奥斯曼帝国在明帝国的两个重要合作伙伴,一个有生产能力,一个有运输能力。

    在勒班陀海战之后,奥斯曼海军是重建起来的,规模无法与郑氏或者荷兰相比,远洋能力就更别提了。

    郑氏运抵奥斯曼的商品数量,远远高于奥斯曼自己的运力。

    但在地中海水域,奥斯曼船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可以直接送货上门。

    在一个月之内,五千匹战马分五次送到,而且还有马夫协同,确保战马在半路不会出现问题。

    这种贴心的服务让郑军奖领们都非常满意,保留了再次采购五千匹的可能。

    偌大的西班牙战场,只用眼下包括从法国那里买来的一万匹战马,貌似有些勉强。

    但不论怎样,郑军总算有了成规模的骑兵部队,能够完成搜索、突击、追歼西夷的任务。

    从开春之后,各地的西班牙部队在野外都有可能遭遇郑军骑兵。

    特别是在郑军骑兵都装备弹匣式栓动步枪的情况下,西军哪怕占据兵力优势,也很难占到便宜,除非是伏击战。

    郑军则很少进入战区作战,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平原上扫荡,不给西夷可乘之机。

    现在郑成功光是在战马一项,就投资了至少一百万银币。

    不攻占马德里的话,估计前期得出现亏空。

    但是攻城的前提条件仍然不充分,守军不投降,粮食貌似也海够吃。

    最重要的是把一些老弱病残都放出来了,指望郑军养活这群大爷。

    郑成功才没多余的口粮,让手下将其又赶了回去。

    已经出来的也就那么地了,可以在荒原上散养了。

    自己找食吃可以,直接过来乞讨,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要是能带点武器出来,倒是可以考虑赏碗饭吃,否则免谈!

    在郑军这边,吃白食也要是看人的,譬如大洋马,她们就可以。

    其他人,若无奇才,一律押送到海边登船,老弱病残除外。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