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一体尽忠(4 / 6)

积是五千八百万亩。

    到了建文二年(1400年),就锐减到了两千七百万亩,简直比打五折还刺激。

    具体到万历清丈时,蓟州的耕地面积为一百零八万亩。

    到了某太子监国时,实际有多少土地,也许只有天知道……

    按照面积计算,顺天府起码要占到北直隶的六分之一左右。

    折算成耕地面积的话,照建文时期折算,少说也得有四百万亩。

    但某太子能按四百万亩收粮食么?

    显然不能!

    哪怕按一百万亩收粮,都得出动好几万军队去征粮!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这也是某太子自监国以来,一直不动土地的原因。

    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老子把抄家拿到的地契都折现。

    至于那些土地谁来耕种,就不是某太子的事情了。

    这年头有银子就能买到粮食,从北方买不着,就去南方买。

    在顺天府境内征粮就是为了坚壁清野,不给辫子留吃的。

    待战后哪个大户人家没交给朝廷粮食,还要朝廷对其进行救济,那就是通敌无疑了。

    乐观地说,某太子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出来征粮,这笔钱恐怕都花不完……

    那些不愿意把手里的粮食卖给朝廷的富绅的想法,其实很容易弄懂。

    一来他们可以待价而沽,只要留着粮食,就可以在高价出售套现。

    二来还能在“大清王师”入关之后,用粮食来保全家小的性命。

    如此一想,卖给明廷粮食就不那么划算了。

    某太子现在就可以确定,等打完了仗,会有一批人去给辫子们陪葬!

    天灾与辫祸一并前来,四条腿的蛤蟆难觅,两条腿的奴才遍地都是!

    城里的土豪要么尽早跑路,要么躲在城里等最后的结果。

    他们其实对辫子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顶多能从资金上孝敬一些。

    城外的富绅都拥有大片的土地,在顺天府地区天气还不算特别恶劣的情况下。

    这些土地只要耕作得当,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收成的,也是他们在自己的地界上当大爷的倚仗。

    富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