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祸,造成的杀戮定然远盛于被你所杀之人。
所以用最小的代价完成诛邪之事,应该是一件‘正确’的事……”
“……可我,明明知晓这个道理,但总觉得胸中有一口闷气。”
“‘为什么死的是他们’、‘为什么动手的是你’……这类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复杂的话语显露出主人内心的思绪。
而听到此处,东流也明白了困扰着紫苑的问题所在。
那就是姑娘一直信奉的“正确”
,与已有的“正确”
的事相冲突。
她的准则告诉她不能杀人,但已有的事实告诉她这样做能救更多的人。
所以事情的根本还是回到了原点,那就是――为了杀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而杀另一批无辜的人,这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答案。
正道之人为的是大义,为的是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可以为他们不可为,可以行他们不忍行。
所以他们纵使身染罪业,也在所不辞。
按理说,他们应该赞同这个观点。
不过,他们的道义告诉他们,为了杀一些人而杀人……不对。
所以自诩为正道的那群家伙可以为了救人而杀人,但绝不会为了杀人而杀人。
尽管有时候,这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可能存于一体。
但他们,就是做不到这一点。
就算是逼不得已之时,他们也认为需要另寻它法。
即便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个“它法”
很难找到。
紫苑的态度固然无常,不过实际上这事放在任何一个正修身上,大多都是这样。
朴直者,口头责难;伪善者,划清界限。
唯有紫苑这样的执愿者,才会选择死生与共。
所以紫苑才说若当时没与东流结盟该多好,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有任何交集,她也能顺心意而行。
对东流而言,与紫苑相处这些时日也足够他去了解她。
他知道她的执着,也知道她的“道心”
,所以才设法让她暂且离开。
但,她还是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姑娘的结,我解不开。”
听完紫苑的话语,儒者沉思片刻,随后给出答复。
尽管这答复不尽人意。
姑娘的结,是心结,而心结往往与自身历练、性格、认知、原则等相关联。
所以说心结最是难解。
尽管他自诩他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智者,但也解不开一位道心清明的死脑筋姑娘。
“是吗,连你都解不开啊……”
空灵之声,尽显惆怅。
姑娘一叹,举目再望天际。
那里有天高云淡,有星斗孤月,还有一缕寄望,被苍穹轻易埋葬。
人无语,人无言。
两个心思迥异之人,在孤高月色下,思量自己在意之事。
溶洞内仿若有叹息悠悠作响,随着山风化作炊烟散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