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
毕竟第一封信嘛。
然后要是有回应的,才会慢慢交流一些实用的。
人初识时,互相之间总是客气的。
得多做交流,熟悉之后才能够有更深刻的了解。
最开始发出去的信恐怕得有好一百多封,后面能建议联系的笔友,也就这么十来个。
但这时候写信,毕竟不是后世聊微信,不能天天抱着手机聊。
虽然比网聊真诚,可要想每个人都做到深入了解,那也不可能。
“一男一女哩,他们是不是也要住进村里?这可是小鬼子啊。”
“嘘,是小鬼子也不能当人面喊啊,多没礼貌。”
陈凌说着,跟着小丫头往外走。
“陈兄,我是李忠义,终于见到你真人了。”
陈凌一出去,李忠义就激动的上前。
这人西装革履的,长相也不错,高高瘦瘦,笑容谦恭中带着些刻意的客套。
陈凌一看这人的笑容,就心说,果然是小日子啊。
小日子虽然和国人都是亚洲人、黄种人,但神态上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的,哪怕他们不说话也是可以。
只能说文化环境真的很影响人。
小日子那钟气质是刻在骨子里的。
李忠义旁边的女人更是明显。
“欢迎欢迎,忠义兄文采斐然,没想到是外国人。”
陈凌笑容满面的跟他握手。
他受周卫军影响,信中也喜欢跟人互相称兄道弟。
“哈哈,陈兄误会了,我其实不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
李忠义心想,还是笔友好啊。
那小丫头跟这些村民实在太不礼貌了。
于是把自己的情况向陈凌介绍一通。
连带着千岛美代子也细细介绍了一遍。
原来这李忠义是当年的东北侵华日军留下的后代。
只是他父亲那一代不接受自己是小鬼子的后代,知道身世之后也不愿意‘认祖归宗’。
到死都说自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