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好了,连心情都开朗无比,天天有滋有味的。
比城里待着可是好多了。
尤其看着陈凌一家的小日子,那真是羡慕无比。
这话陈凌一家还没说什么。
王来顺连忙搭话道:「村里可以啊,你们想在哪儿建房,随便挑,俺帮你们找人建房。」
其他村民们也热情的不得了。
奶奶的,这可是大作家啊,来村里住下了,以后说出去多有面子。
虽然很多村民心里不理解这些城里人都是咋想的。
在城里住高楼,开汽车,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往这穷山沟的旮旯里钻干啥。
还费那劲想在山里建房。
也有人看得开,觉得人家有钱干啥都是对的,爱咋花咋花,爱咋玩咋玩。乡下待的烦了想回就回,房子仍这边也没啥在乎的,穷泥腿子乡下待烦了,能想出去就出去么?
所以管人家干啥呢,有自己的好处那就上,没自己好处给人家瞎捧个人场就算完事。
山猫冲俩老头努努嘴:「看见没?山里不行,就去村里,铁了心在你们这儿定居了。」
「我爸还算不错的了,赵叔赵婶那真是着了魔一样。」
陈凌闻言哈哈大笑。
他其实理解这种心情。
曾经在京城,他还见过老人们在豪华小区居民楼内的阳台和楼顶养鸡鸭、养鸽子,种菜、种粮食的呢。
每次夜里都能听到鸽子扑棱翅膀的声音,早晨还能听到公鸡打鸣和大鹅的叫声。
至于种菜、种粮食,泡沫箱啊,蛇皮袋之类的,就可解决。
真是让他开了眼界,记得极为深刻。
有些人老了就是向往田园生活,就是梦想着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隐居。
就像陶渊明那句诗里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没别的,就这种生活,我过的得劲。
中午,在陈凌家农庄简单吃过饭。
他们两家就跟着王来顺去村里转悠,找合适的地方建房了。
陈凌没凑这个热闹。
骑上小青马,带上睿睿这臭小子,背了一筐山驴子肉,给县城的两家朋友送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