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破晓!(3 / 5)

新闻。

    但当通过各种渠道,确认《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制作方和周洋本人就是这么干的时候……

    “草!”

    “为了热度,什么钱都不赚了?”

    “百分之八十?”

    “这真他妈是一个疯子!”

    …………………………

    战争不止是枪炮导弹。

    它可以是经济、也可以是信息,更可以是文化……

    八九十年代。

    华夏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诞生了无数崇洋媚外的知识分子。

    他们借着国家公费留学来到了欧美,见到了欧美的花花世界与纸醉金迷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联想到华夏的落后与憋屈,很多人直接滞留欧美或毕业以后千方百计地拿绿卡……

    拿到绿卡的人,被无数人所艳羡,觉得自己是上等人,自己的子孙将不再是那个卑微的黄种人了。

    而拿不到绿卡、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回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们心中自然是失落。

    他们对西方带着幻想,开始觉得西方的一切制度、一切行为、一切人皆是好的,而华夏永远都是那个满目疮痍、落后与卑微相映衬的国度。

    他们有人开始批判华夏的现状,述说欧美的好,有人依旧不死心在通过各种渠道想办法再出国拿绿卡,而有些人则是接受了国外一些组织的资金,开始帮着运营一些国外的产品。

    在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渲染下,当时社会崇洋媚外的风气日渐昌盛,很多公司、很多企业都以被外资收购为荣,那个时代的电视剧、电影、动画片,你总能找到潜移默化歌颂欧美的话语,很多电视里的人物甚至在说话的时候明明都是华夏人,却偏偏飚几句英文彰显自己是社会上的精英,仿佛这样便能镀了一层金从此不再是那个肮脏的泥腿子了。

    千禧年之后,华夏综合国力日渐强盛,经济也非同往昔。

    但那一丝“崇洋媚外”在很多人心中似乎依旧根深蒂固。

    那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中,华夏输得一塌糊涂。

    电视、动画、电影……

    西方文化在不经意间,侵入了华夏市场的各方各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轻一代孩子们的世界观。

    07年初,整个华夏看似祥和,但很多产业都笼罩在欧美的阴霾之中,看不见阳光。

    甚至……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