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抉奥阐幽,顺水推舟(6 / 13)

万历明君 鹤招 10632 字 7天前

 “再如河南的渑池学派,融朱学与太极学说,更类陆九渊之心学。”

    “总而言之,要论彼时的理学正统,自然还是以江浙为首。”

    赵志皋顿时讷讷无言,只得悻悻退下。

    如今的道学八大宗师之首,此刻就坐在皇位上,大宗师亲口做出的学派定调,着实没有争辩的余地。

    况且这话有鼻子有眼,虽然户部主事不能列席朝会,但指名道姓,显然不是信口胡诌。

    江浙两省的官吏脸色难看至极,只得扭头狠狠瞪了一眼申时行,聊以发泄。

    这厮以邻为壑,当真忘本!

    南北榜一案,本就是太祖皇帝炮制的冤案,南人一齐喊冤便是了,结果这厮倒好,竟为了苏松一点可有可无的名声,在内部搞起分化来了!

    对此,申时行自然是头也不回:“陛下宗师高瞻!正因如此,南北榜一案,与其说南北之争,不如说学阀之争!”

    “甚至于,太祖高皇帝早早便开始平衡学阀,及至洪武三十年,才一朝爆发!”

    “尤以浙江的金华学派为甚。”

    “宋濂因干涉谋逆流放,继任的弟子苏伯衡以贪腐论死,弟子胡翰,其间张孟兼、郑涛、谢肃,数名浙东大儒先后论死。”

    “即便如此,金华学派的方孝孺,那等连乡试都屡试不中之流,依旧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荐到了太祖跟前,洪武十五年‘礼遣还’还不够,至二十五年,连着四次户部再荐,太祖无一例外,悉以遣还!”

    太祖数度遣返,有没有才华几乎不用多言——尤其刚开国的乡试都考不上,文华殿内这些做题家更是再清楚不过。

    “洪武二十六年,太祖诏准,‘凡户部官,洪武二十六年奏准,不许用江、浙、苏松人’,便是因为彼时户部自成一体,征辟同宗同门、排斥外人,才受了言官弹劾。”

    当然,这是乱命。

    建文二年二月乙丑,新任皇帝立刻就拨乱反正了——江西、浙江、苏松人,仍得官户部。

    四叔登场后,见壬午殉难死得差不多,也没有旧事重提。

    “洪武二十七年,刘三吾奉命删改孟子,重新解释经典。”

    “洪武三十年二月,重释经典后第一科,刘三吾藉此拟定犯禁之语若干。”

    “三省尽知其禁语而他省多茫然,三省举重若轻,他省犯禁者无算,以至于事后复核增补,也因犯禁而不能起死回生。”

    “南北榜一案,多年争执,皆不认为刘三吾舞弊,臣以为无错,刘三吾其人不过坚持学说正统,秉公审卷而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