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膏唇岐舌,公无渡河(3 / 17)

万历明君 鹤招 13339 字 4天前

bsp; 何心隐见状,不由得为朝廷的信用默叹了一口气。

    他回头过,反问道:“贪婪赋税,急于敛财?你的主家便是这般编排的?”

    那阴沟鼻听到主家二字,气焰不由一滞。

    回过神来的他连忙以恼怒之色掩盖不安:“何心隐,不要东拉西扯!”

    何心隐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其人。

    他目光转向一干赤民,恳切开口:“老夫且为朝廷说句公道话,贪婪赋税,急于敛财一说,简直是乱嚼舌根!”

    “诸位乡亲,朝廷清丈的本心,同样有安民之心!”

    话音刚落,台下群皆错愕,嘘声一片。

    原以为不加赋就是何心隐答复的极限,没想到竟能说出这种反常识的话。

    众人神情各异,但共同之处在于,几乎没人信这话。

    安民之心?

    朝廷自是要收他的税,千百年便是如此,只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收税是为赤民好。

    身后骨干的嗤笑声,更是丝毫不给面子地应声响起:“梁汝元,你如今真就甘愿做朝廷的鹰犬了,这种话也说得出口!”

    何心隐早有所料,也不甚在意。

    他的神情宛如课堂上一般肃然,自顾自继续问道:“诸位听过丘濬么?”

    眼前何心隐似乎真要长篇大论,替朝廷辩一辩对错,一干赤民面面相觑。

    就是问题有些莫名奇妙,只得到一群茫然的表情。

    反倒是葛成身侧的一名骨干,似乎按捺不住卖弄的心思,上前一步,矜持道:“某知道,历任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老臣,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任上去世,追赠太傅。”

    “御赐理学名臣,士林立祠堂称其为一代文臣之宗,哪怕在民间,名声也是顶好。”

    卖弄固然不好,但回答中带着讲解,往往是课堂上最好学生的技能。

    何心隐难得满意颔首:“正是此人,他在世时,曾著有一部《大学衍义补》。”

    “老夫日后会捐上几册在义学中,给诸位誊抄借阅。”

    “《大学衍义补》是丘濬对儒学经典的注释,他在此书中论述了清丈的本源。”

    娓娓道来的氛围,反而有学堂的感觉了。

    葛成情不自禁席地听讲。

    台下有赤民忍不住跟读书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