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视国犹家”的济世情怀,使何心隐将自身忧喜牵挂于国家。
“视人犹己”的爱民之心,使何心隐将生民困苦视为自身疾痛。
善政不得推行,百姓不能教化,是最为常见的事情,也是觉民行道的痛苦根源。
此时此刻的何心隐,慷慨激昂,朗声高呼,情绪从胸膛喷薄而出。
他在期盼生民的抉择,他在渴望生民的理解,他梦寐以求百姓可以明辨是非,一如王阳明所说,民可以“觉”。
清丈对不对?赤民的困苦是谁在作梗?沈鲤承诺的让赤民安家乐业又能不能信?
何心隐该说的都说了。
至于信不信,就得由面前这些神情茫然的赤民自己抉择了。
“诸位乡亲,觉民行道……”
何心隐喃喃自语。
就在他疲惫地开口要说完最后一句话时。
一只蒲扇般的大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何心隐下意识回过头。
只见葛成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何大侠,可以了,且让我等关上门自行商议一番罢。”
何心隐恍惚看向葛成,张嘴欲言。
葛成捏了捏何心隐的肩膀,神情恳切,认真道:“何大侠,烦请体谅我等愚昧。”
这话传入何心隐耳中,身子一震,陡然回过神来。
举目眺望,映入眼帘的赤民,神情是这般茫然、懵懂。
何心隐这才后知后觉,自己似乎入戏太深,越说越多,越说越杂,以至于越往后,越没有几个人能听明白。
一股无助的情绪,瞬间涌上脑海,他近乎求助一般,期盼地看向葛成。
幸好,葛成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某自是懂了。”
何心隐如释重负,长长出了一口气。
“某正要为部众用下流话解释一二,才好商议出个结果,劳烦何大侠寺外稍后。”
葛成再度重复了一遍。
这次何心隐没有再犹豫,连忙抱拳一礼,答谢不止。
而后他才狼狈转身。
何心隐转向殿外,行之所至,院中的赤民自行分开一条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