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克勤小物,文昭武穆(6 / 9)

万历明君 鹤招 6989 字 8天前

足观看。

    “为了提升大炮命中率,这几年煞费苦心,却没什么进展。”

    “直到前年,刘学者当面,尝试将几何学引入了炮弹轨迹的计算。”

    “刘学者的功果且不说,兵仗局便借着东风,顺势制出了铳规、铳矩、铳尺,用以辅助大炮射击。”

    说罢,便让人开始演示起几件物件的应用来。

    一番折腾下来,嘴上同样不停。

    什么测量铳口高低仰倒角度,什么射程距离,什么抛物轨迹,什么弹药配比云云。

    直唬得文武大臣们一愣愣的。

    轰!

    轰!

    不断有武将上前,尝试用辅助工具放炮,将校场炸得碎蛋四溅,一地狼藉。

    朱翊钧冷眼旁观,心中也颇为感慨。

    这事还真不是他主导的,无非就是知人善任,以及重赏之下罢了。

    朝廷本身是有炮弹学的,各类武书对大炮的使用都有很实际的指导,譬如竖放之法只用于飞彪铳,可以设为十一度(82.5°)、十二度(90°)进行攻城战;倒放之法只适合守铳,倒放一度(7.5°)至四度(30°),攻击城下之敌;平放之法最宜用于战阵,百发百中,万无一失。

    诸如此类很多,但都失于单一,不成系统。

    直到刘顿开这个天才横空出世后,才有人尝试系统性研究几何,也顺便将这些东西统一出规律,制造出相应的工具来——能用于军事的副产品,自然也让徐阶给学院卖了个好价钱。

    无论怎么说,比起机关巧思,这种基础学科夯实之后的技术外溢,才是更值得欣慰的事情。

    打好地基,什么红衣大炮没有?

    反倒是“造不如买”这种腐儒想法,看见一个就得罢官一个!

    一场兵仗局火器试验,进行了足足一个下午。

    当然,除了能用的东西外,也不乏一些浪费经费的尝试。

    譬如当初陶成道的半成品项目“坐火箭上天”又被兵仗局用风筝改进了一番——当场炸死两只兔子,烧穿风筝摔死一只,仅存两只平安落地。

    令人啼笑皆非。

    据说还有钻研火药配比的工匠,只不过成果微乎其微,没被端上来。

    如火如荼一下午,直到傍晚,皇帝与一干随行文武内臣,才各回各家。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