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靳安不是三岁的小孩,岂能被你这拙劣的手段哄骗?”
“王爷,属下认为,靳安必定会大兵压境,趁这个机会,兵临城下,逼我们让出京城,甚至企图将鞑靼人驱逐出中原!”
“属下建议立刻组织军队在京郊防御,以延缓靳安军队的步伐。”
“住口!”
刚才提建议的大臣,厉声呵斥道:
“难青,你一个败军之将还敢言勇?”
“难道忘了刚刚是怎么葬送几十万大军的了?”
“王爷明鉴,如果听了他的话,恐怕以弱攻强之下,我们恐怕连京城都受不住了。”
“请王爷三思!”
牧南王愁眉不展,心里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一时间有些举棋不定。
思考良久,他才缓缓道:
“这样吧,既然你们双方各执一词,那不妨就都试试。”
“我们先派一名特使送去和谈书,另一方面也要布置防御力量,毕竟如果表现得孱弱,恐怕靳安也不会给我们和谈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低头看了看难青:
“难青,京城的防御我就交给你了。”
“望你拿出所有的能耐,保住京城不失,将功抵过。”
在众臣鄙夷的目光中,难青拱手高声道:
“属下遵命,定不负王爷信任!”
……
事实证明,难青还是了解靳安的,他回到京城不久,探马就传来了秦军进入京城范围的消息。
在群臣惊讶于靳安的兵马如此神速之时,秦军已经先鞑靼人一步,在京郊扎下大营,开始进行攻城准备了。
由于时间紧迫,缺乏纵深,此时在组织成建制的防御,已经来不及了。
难青无奈之下,只要将大部分兵力都铺陈在城墙之下,意图用最后的步卒和靳安一绝死战。
在靳安迫近京城的前提下,之前求和的建议就显得相对合理了,牧南王还别出心裁的,把太后吴清商派去秦军大营,递送和谈书。
有趣的是,靳安似乎明白了王爷此举背后的含义,在向城里递送同意和谈的文书之时,用的是陆家少爷陆少白。
看到陆少白,得知陆珍已经染病亡故的难青,自然又是一番唏嘘。
双方定于三日后,在城外和谈,不过靳安却有其他想法。
……
“公主,你说的那条秘密通道,真的存在?”
“自然存在,我赵氏在京城经营多年,怎么会不留一点后手?”
“那为何太后娘娘不知?”
“因为……她不算是赵家人。”
公主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