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才,国之幸也!”
史大用陪笑道:“皇上所言极是,贾大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实乃千年不遇之奇才也!”
乾盛帝似笑非笑道:“你这老货可是收了贾环的好处?”
史大用扑通的跪倒在地,“惶恐”地道:“老奴不敢,老奴只是对贾子明之大才心悦诚服而已!”
乾盛帝挥手,淡道:“退下吧,这里不用你伺候,该干嘛便干嘛去。”
“是,老奴告退!”史大用故意擦了擦额上不存在的冷汗,弯腰撅臀,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南书房,眼中却闪过一丝得色。
史大用最善长察言观色,在乾盛帝身边服侍了两年多,不敢说完全摸透了乾盛帝的性情,但自问也有七八分了,而以乾盛帝的自负和多疑,他如此吹捧贾环,对贾环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再说乾盛帝,把史大用挥退后,眉头便皱了起来,他虽然倚重贾环的能力,但也不想看到一名功高震主,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出现,所以史大用如此一说,确实引起他的警惕,不过,如今前线确实需要贾环这样一位善战的帅才坐镇,若果此时调离,无疑于自毁长城,只能从其他方面加以掣肘,免得日后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嗯,也许……是时候把孙承宗调回来了!”乾盛帝心里沉吟道。
孙承宗与贾环是师徒,关系密切,二人分任辽东的一二把手,乾盛帝早便觉得不妥了,但之前情况危急,也是不得已,如今两年过去了,关“关宁锦防线”也打造得差不多了,而且努尔哈赤新败,被逼低头议和,这个时候把孙承宗调回来,想必影响也不大。
很明显,眼见前线稳定,逐步占了上风,乾盛帝打算过河拆桥,限制贾环的权力,帝王心术,莫过于此!
…………
再说贾环回到荣宁街,整条街都沸腾了,比上元节还要热闹,街坊纷纷围追堵截,就为了一瞻环三爷的风姿。
贾环好不容易才回到荣国府前,大管家林之孝已率着一众奴仆打开中门候迎了。贾环踏着下马石下了马,在一众家人的欢呼簇拥下进了府门,直奔贾母的住处。
“环三爷进二门了!”
“环三爷往老太太屋里来了!”
“环三爷已经过了抄手游廊!”
婢仆们走马灯似的,将消息飞报入后宅,以贾母为首的一众女眷激动地等候着,共计有:贾母、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秦可卿、宝钗、黛玉、宝琴、探春和惜春等,贾宝玉和贾兰也在场。
“来了来了,环三爷进来了!”一阵低声的嘈杂,门帘掀起,贾环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顿时像磁石一般吸引了一双双美眸。
“环儿拜见老祖宗!”贾环快步上前给贾母叩头,后者笑得见牙不见眼,忙虚扶道:“好哥儿,快起来吧!”
贾环站起来,又向王夫人见礼,王夫人此时已经完全没了当年争强好胜的心气,只陪着有点讨好的笑脸道:“环哥儿回来了就好,快见过你兄弟姐妹们吧。”
“宝二哥好!”贾环向贾宝玉问好,后者笑容牵强地点了点头。贾兰则恭敬地向贾环跪头,口称:“见过环三叔!”
贾环把贾兰扶起,笑道:“好小子,都秀才功名了,大嫂子以后要享你的清福了。”
贾兰此刻穿着秀才襕衫,显然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十二岁的秀才,已经相当厉害了。
贾兰脸蛋胀红,显然十分激动,还有点腼腆,笑道:“环三叔谬赞了,跟环三叔相比,兰儿还差得远呢!”
旁边的贾宝玉神情尴尬,如坐针尖,这两年他还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才堪堪过了府试,取得了童生的身份,而比他小六岁的侄子贾兰已经是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