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岛上一处小楼立(2 / 4)

世界目前为止,没有“楼”这个字,当然,其代表着的。大概也就是没有“楼”这个东西。

    走出这个侧间,边上不远就是旋转楼梯,一转,二转,三转,三转之后,两人就到了三楼。三楼是普通的房间构造,但是内无隔间,外无遮墙,直白点说,就像一个放大版的亭子。

    和方天前世诸多公园里的亭子没有任何区别。

    亭中显得很空荡,于是仅有的二物,就显得相当晃眼。

    一是圆桌和小圆凳,和地面连在一起的,当然,圆凳也是很常见的树根形象,在这些东西上面,抄袭前世的某些小创意对于方天来说简直是必然,

    可以说,完全是情非得已、情不自禁,如果用一句歌词来哼唱的话,那就是,“叫我怎能不模仿?”

    站在现在的高度,以方天现在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日常用具,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一个很明显的发展线条,一是应合需要,二是“养眼”。

    是的,前世方天来的那个时代,各式家居日用小工具,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已经越来越向着“养眼”的方向发展了。

    东西好不好卖,许多时候已经不取决于“好不好用”,因为这已经是基本必要条件,不满足这一点的,根本都不必出来晃。而出来晃的那些,拼的,就是“谁更养眼”。

    谁更好看。

    色彩、质地、造型。

    不止是家居日用。

    就如外面道路上的垃圾筒,如果一条公路上的几十或者百十个垃圾筒,造型分别是奇形怪状的各式人物,比如伸着舌头的爱因斯坦啥啥的,又或者弄上世界一百种最特色动物什么的,总之此类造型的

    这种垃圾筒,必然比传统的平凡无奇的垃圾筒更“适用”,因为同样是垃圾筒,它有着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一、本职,装垃圾,在这一点上,它并不会逊色于传统垃圾筒分毫。

    二、副职,普及各种百科式文化,而且完全可以在普及的过程中,通过种种夸张造型,创造新奇及喜感。

    三、兼职,城市道路导向,一个城市,道路交错,什么上海路南京路,又什么中兴路民主路,让人头晕。如果仅仅依靠随便一条路边的随便一个垃圾筒,不用路标,不用指示牌,不用gps,就可以明确你在哪一条路上,“让垃圾筒成为道路的标识和名片”。

    这样的垃圾筒,是不是更优秀?

    是以,“做好本职,身兼多职”,是各种生活工具的未来必然发展方向。

    而这个发展趋势的第一步,就是养眼、好看。

    未来的炎黄城垃圾筒,方天是必然会如此设置的。

    甚至于更进一步,还可以把各种对炎黄城有贡献的人士肖像造型给搬到垃圾筒上,让这样的一件事,“在这个城市中拥有一个属于我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