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之所以被耽搁,甚至不被重视,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从春秋到汉代,甚至到了其后的一些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观念中,医学这个学科,之前是被划入『方技』这一类的,而『方技』不仅仅包括医经,经方,还有房中和仙术……
医经是主要研究医学理论,『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大概其代表,便是《黄帝内经》和扁鹊。
经方则指用经验方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流派,主要特点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代表便是《神农本草经》和华佗、张仲景。
至于房中和仙术么……
大家都懂的。
所以汉代人其实也有很多人懂,再加上人有百态,病有千种,认得医书上面的字不难,看懂并且会治疗病人,却难比登天,因此医学之中也有很多沽名钓誉者,所以有时候会被人认为是『方士』,加以排斥否定,也就很自然了。
周朝之时,医学就已经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个科目,然后由其『医师掌医之政令』,医师之下设士、府、史、徒四个部门,分别管理医学治疗、医疗事务、文书医案、吏使杂务等等,形成基本完善的医政组织机构。
像是后世搞得什么高大上的食疗,其实在周朝那种落后的社会生活生产条件之下,不管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然后跨越千年,后来人似乎……
人要吃五谷杂粮,肯定多少会生病,而食疗,便是防御于未然,也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中医之中实际上有很多食疗的方法,并且表示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