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现在关键的点,就是原本的那些大汉子民,是怎么想,又会怎么选?
比如,斐潜现在也想要知道,荀谌这个大汉山东土着,当他再一次面对选择的时候,会怎么选……
司马懿已经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了,所以斐潜自然是会放心的让司马懿再次带着军队单独领军作战。
但是斐潜并不敢让荀谌单独领军。
并不说荀谌就没有单独领军的本事,而是荀谌依旧还不足于让斐潜能够完全的放心。
倒不是说斐潜疑心太重,而是山东士族的确实给未来的封建王朝带了一个『好头』。
春秋战国时期,同样也有王公士卿,可那个时候的王公士卿,和国家之间捆绑得比较紧密。虽然说一些公卿即便是在自己国家灭亡之后,依旧能得到不错的待遇,可大多数的这一类的公卿,都是表现出哀痛和悲伤的,甚至是企图举兵复辟。当然这种复辟不是什么好事,可也证明了这些士族公卿对于自己原本国家的那份情感,不仅仅是存在于嘴皮上。
可是大汉的士族……
没了这一份的情感。
之前董卓废帝的时候,还可以用反正都是肉烂在锅里,不是这个姓刘就是那个姓刘,天子依旧是天子,大汉依旧是大汉来掩饰,可是到了后期刘协禅让的时候,山东士族在做什么?
他们沉默着。
对于那些明显不合理的牵强附会,巧言诡辩,他们都沉默着。
他们欢欣着。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