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之前还在愁怎么分组,你这直接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合理就好。”
王映雪笑了笑,又点开《成本测算表》,表格里自动计算的公式闪烁着绿光,“单户人工2oo,耗材7o,交通1o,1oo户总成本就是(2oo+7o+1o)x1oo=?不对,等一下,耗材应该按实际用量算,油烟机清洁耗材多,收纳组耗材少,我得调整一下公式。”
她指尖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修改了单元格里的公式:“应该用proct函数,按每组的耗材标准乘以户数,这样更准确。”
话音刚落,屏幕上的总成本数字变成了净利润也自动更新为“”
。
“王姐,你这exce1水平也太神了!”
杨光由衷地赞叹,“我之前学了半个月,连求和公式都记不住。”
“熟能生巧罢了。”
王映雪侧头看他,眼睛在屏幕光线下亮晶晶的,“以前做财务报表,每天跟这些公式打交道,闭着眼睛都能输出来。
对了,你u盘里的标书做了多少?我把表格嵌进去,再补个质量保障方案,应该就能定稿了。”
杨光赶紧把自己做的标书文档调出来,里面只有简单的客户需求分析和服务流程,跟王映雪的表格比起来,显得粗糙又简陋。
“我……我只做了一半,还没来得及细化。”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没事,剩下的我来补。”
王映雪接过鼠标,熟练地把exce1表格插入标书文档,又在末尾添加了“质量保障承诺”
和“应急方案”
,“你负责现场执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我来写,咱们分工快。”
两人凑在电脑前,一个念数据,一个敲键盘,偶尔因为某个细节争论两句——杨光觉得“高空作业安全绳必须每小时检查一次”
,王映雪则坚持“半小时检查一次,安全不能马虎”
,最后还是按王映雪的要求改了。
打印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低语,窗外的雨声渐渐停了,晨光悄悄爬上窗棂,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靠在一起。
“好了,定稿!”
凌晨2点整,王映雪按下保存键,长长舒了一口气。
杨光看着屏幕上排版工整、数据详实的标书,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以前他总是一个人扛着所有事,累了只能自己咬牙坚持,可现在有王映雪在身边,他突然觉得,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王姐,谢谢你。”
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依赖。
王映雪抬头看他,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谢什么,咱们是合作伙伴,也是……朋友啊。”
她说“朋友”
两个字时,声音轻轻的,像羽毛拂过心尖。
杨光看着她的眼睛,突然觉得,这份“朋友”
情谊里,好像藏着比友情更暖的东西。
5打印机预热:关怀里的悸动
打印机“咔哒咔哒”
地吐着标书,王映雪靠在墙上休息,看着杨光来回忙碌的身影,突然说:“你的腰怎么样了?刚才蹲那么久,没疼吧?”
“没事,贴了膏药,好多了。”
杨光说,心里却暖暖的——她总是能注意到他的小细节。
“别硬撑,要是疼得厉害,就告诉我,现场指挥的事我也能帮忙。”
王映雪走过来,伸手想摸他的腰,又不好意思地缩了回去,“我以前在小区里帮邻居指挥过装修,还算有经验。”
“不用,我能行。”
杨光笑了笑,把最后一份标书封好,“再说,有你在后面坐镇,我心里有底。”
王映雪看着他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