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赵官家这么耐心的管理儿子,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他暂时是出不了东京城的。
别说忠心耿耿的老大臣们会为了阻止他而一头撞死,就是御前班直们也大多数不会选择从命。
这倒不是说大家变质了,对他赵官家不忠诚了,而是因为在这次骊山之变中出现了反动谋逆其团。
这对于一个马上皇帝来说也是非常致命的。
在揪出这个谋逆集团之前,大家都把官家的安全看得无比重要。
就算是后宫之中。
女眷们插不上手。
但贵人们也是人手一个小佛堂。
没事儿就拜一拜。
更觉得是韦太后大约是真心疼这个儿子。
据说在她的卧室里,孔老夫子的卦象、佛祖的金身像和道祖的木雕一溜排开。
真的是儒释道三家不偏不倚,谁能保我儿子就是谁。
但是大家其实都有点儿多心了。
倒不是说赵官家威震宇内。
连神仙也不得不听他的。
而是在雷霆手段和全国引燃的情况之下。
各地官府加大力度。
这种旧势力的恶臭分子是注定得不到保护的。
特别是他们身边的人,也不想毁了自己的安生日子,从而主动选择与这些人切割。
果然。
宫中孟太后过世未满一月,前靖康太子赵谌告其父太上渊圣皇帝心生怨怼,勾结不法狂徒,并且石破天惊地爆出了乔太妃狂言官家非道君亲子。
对此韦太后当然是疯狂的,恨不得把当年这个结拜姐妹千刀万剐。
儿子是不是我生的难道你比我更清楚?
但无论如何,这事儿已经给朝政埋上了阴霾。
吴瑜这样稍微有点政治水平的人都知道,乔太妃不仅不能死,而且必须亲自证明官家就是太上道君皇帝亲子。
但其实后来更加成熟的吴瑜想明白了,当年的官家已经是马上天子,威福自用。
他在乎的从来就不是丧权辱国的太上道君皇帝,而是借着自己这一次被谋杀的由头,自上而下一番株连,减轻东南检地的难度。
没错,赵九虽然不明说,但他觉得自己要真是被能被这些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