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怕!”
于是,曹休果断地命令大将张普担任先锋,率领数千精锐部队前去与吴兵交战。
两军在战场上对峙,张普骑马出阵,大声斥责吴军将领:“贼将,还不快快投降!”
徐盛作为吴军的将领,也毫不示弱地骑马迎战。
两人在战场上激战数回合,张普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抵挡徐盛的猛烈攻势。
他只得下令收兵,回到曹休身边,向他报告徐盛的勇猛。
曹休听后沉思片刻,决定采取奇袭战术来取得胜利。
他命令张普率领二万精兵埋伏在石亭南侧,又让薛乔带领另外二万精兵埋伏在石亭北侧。
曹休计划自己亲自率领一千兵马挑战敌军,然后假装战败撤退,将敌人引诱到北山前。
一旦到达预定地点,就放炮为信号,三路兵马同时出击,形成夹击之势,力求一举击败敌军。
两位将领接受了曹休的计划,各自率领二万兵马在傍晚时分悄悄埋伏好。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石亭上,映照出一片宁静而神秘的景象。
曹休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的敌军营地,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他知道这场战斗对于整个战局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成功实施计划,就能一举击败敌军,为后续的战斗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曹休不断调整着战术布局,确保每一处都布置得天衣无缝。
他深知这次行动必须精确无误,不能有丝毫差错。
因此,他亲自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确保士兵们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终于,当夜深人静时,曹休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他亲自率领一千兵马冲向敌军营地,故意暴露行踪以吸引敌人注意力。
吴军见状立刻展开追击,试图将这支看似孤立无援的部队一举歼灭。
然而,就在吴军即将追上曹休时,突然响起了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声。
这是曹休事先安排好的信号,意味着伏击行动正式开始。
张普和薛乔听到信号后立即带领各自的部队从南北两侧冲出,形成了对吴军的夹击之势。
陆逊召集了朱桓和全琮,向他们详细布置了作战计划。
他要求朱桓和全琮各自率领三万精兵,沿着石亭山路秘密前进,目标是曹休的大营后方。
他们的行动信号是放火,而陆逊自己则会亲率主力部队从中路直接进攻,以形成夹击之势,从而一举擒获曹休。
当天黄昏时分,朱桓和全琮按照陆逊的命令,各自带领着部队开始了行动。
夜幕降临,二更时分,朱桓带领的部队已经悄悄地接近了魏军的营地。
他们正好遇到了张普的伏兵。
然而,张普并没有意识到来的是吴国的军队,当他上前去询问时,被朱桓一刀斩于马下。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魏军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纷纷开始逃跑。
朱桓立即命令后军放火,作为行动的信号。
与此同时,全琮带领的另一支部队也成功地抄到了魏寨的后方。
他们正好撞进了薛乔的阵地。
全琮的部队在那里大开杀戒,薛乔的部队在这场突然袭击中败退。
魏军损失惨重,纷纷逃回了自己的营地。
然而,他们的噩梦还没有结束,因为朱桓和全琮两支部队正从两个方向向他们起猛烈攻击。
曹休营地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
士兵们自相残杀,场面一片混乱。
曹休在慌乱中上马,向着夹石道方向逃窜。
此时,徐盛也带领着大队人马从正路杀来。
魏军死伤无数,逃命士兵纷纷丢弃衣甲。
在夹石道的狭窄通道中,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