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深入了解一下秦臧县的盐产情况。
他向小二询问了一些关于盐井的位置、产量以及销售情况的问题。
小二虽然不能提供太详细的信息,但基本的情况还是告诉了孟获。
孟获了解到,秦臧县的盐井主要集中在县城的北部,那里有一个被称为“盐山”
的地方,是全县最主要的盐产地。
每天,都有大量的盐工在那里劳作,提取盐卤水,然后通过晾晒的方式制成盐。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秦臧县的盐纯度并不高,无法达到官盐的标准,所以只能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民间商人。
孟获心中暗想,如果能提高这里的盐产技术,提高盐的纯度,那么秦臧县的盐就能进入更大的市场,甚至可能成为官方的盐供应商。
那样的话,不仅能够为蛮族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能增强蛮族在益州郡的影响力。
恰巧孟获懂得制盐之法,于是决定到盐山去看看。
他想要亲自了解一下那里的盐产情况。
但在这之前,需等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再做决定。
探子回来后,向孟获禀报道:“领,秦臧现任县长为雍节,是现任雍氏族长雍闿的族叔,其他县内官员皆是雍氏族人和附庸,倒是县尉忙牙长,据说和县令多有龌龊。”
“好,事有可为,现在我们出去看看盐山。”
即是雍闿家的产业,孟获自然是不会放过,你都想要我孟获的命了,我今天挤垮你雍氏的产业不过是拿回来一点利息而已。
孟获带着祝融夫人和其他随行人员前往盐山。
他们穿过县城,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向北行进。
沿途,他们看到了许多盐工正在辛勤劳作,提取盐卤水,然后通过晾晒的方式制成盐。
孟获观察了他们的制盐过程,现他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晾晒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盐的纯度。
孟获心中暗想,如果能引入更先进的制盐技术,比如利用炉火来加水分的蒸,或许能大大提高制盐的效率和纯度。
到达盐山后,孟获亲自到盐井处查看。
他现盐井中的盐卤水质量不错,只是缺乏有效的提炼手段。
他决定回到族中后,马上着手开始改进制盐方法。
回到族中,孟获立即召集了部落中的智者和工匠,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他在秦臧县盐山看到的情况,以及他的改进制盐技术的设想。
众人听后,都表示赞同,纷纷表示会尽全力配合孟获的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获带领着部落中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先在盐山附近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工坊,用于试验新的制盐技术。
孟获亲自指导,引入了炉火蒸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制盐的效率和纯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的制盐技术终于试验成功。
新产出的盐,不仅纯度高,而且颜色洁白,口感醇厚,远胜于原来的盐。
孟获知道,这种新的盐一旦上市,必定会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于是,孟获决定将这种新的盐命名为“白盐”
,并开始大规模生产。
为了保障制盐工坊的安全,孟获特意派遣了百名族人驻扎在了盐山工坊,他将白盐的销售权交给了黑龙洞主和麻荷萝,让他们负责将白盐销售到各地。
果然,白盐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不仅益州郡的人们纷纷购买,甚至有商人从其他地方赶来,只为购买这种优质的白盐。
随着白盐的销售,蛮族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孟获用这些财富,进一步改善了部落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士兵们的装备,使得整个部落的实力得到了极